“曾爷爷,感谢您多年来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告诉您一个好消息,在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中,我在500名理科同学中名列第八……”趁着晚自习前的空隙,湖南怀化辰溪县二中高三理科(1)班的张文丽给刚刚回台湾治病的曾祥来老人写信。
今年19岁的张文丽是辰溪县孝坪镇栗树坪人,全家仅靠父母耕种的几亩薄田维持生计。多年来,台胞曾祥来坚持为张文丽兄妹捐资助学。
曾祥来1930年出生在辰溪县孝坪镇洞潭村一个贫困的农家,因参军辗转来到台湾,1980年退役后回到牵挂已久的故乡。1989年下半年,曾祥来夫妇出资10余万元在村里修建了一条乡间公路,并资助贫困乡亲修葺茅屋,买耕牛送给特困老乡从事农活。
细心的曾祥来还发现,村中存在孩童辍学的现象。调查原因后,他意识到“扶贫”不如“扶智”,遂竭力动员村里辍学孩子复学,全额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
为方便孩子们读书,曾祥来特意在县城租了一间房,免费提供给孩子们住宿,自己也留下来陪读。1996年,曾祥来又在辰溪县城柳树湾购买一块地,投资18万元建了一栋400平方米的楼房,专供受资助孩子居住,自己则担起了“保姆”,为他们洗衣做饭。最多时,曾祥来要供18个孩子的学费和吃住。
因柳树湾地势低,房子一建好就遭遇到洪水。经多方寻找,曾祥来又在辰溪县二中附近花20万元买下一栋楼,继续其助学之路。
在曾祥来家中的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的奖状。“每餐有两三个荤菜、两三个小菜,时令水果不断,曾伯伯对孩子们真好。”陪小孩读书的洞潭村村民卢菊英充满感激地说。
20多年过去了,曾祥来如今已满头白发,还患上了风湿病,行走困难,每年要回台湾打血浆治疗。
据统计,20多年的捐资助学路,曾祥来花光了自己毕生的积蓄,资助贫困学生200余人,资助特困群众400余人次,受捐助的孩子们视他如亲人,亲切地称他为“台湾爷爷”。虽有人说他傻,但曾祥来却说:“钱财本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从根本上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便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老人持续多年的助学感动了身边无数人。2014年,曾祥来被评为辰溪县第二届“十佳道德模范”。颁奖晚会上,他当场从所获得1万元奖金中捐出5000元助学金,交由县台办代他扶助一批贫困学子,留下的5000元则捐赠给了住在“爱心楼”里的孩子们。同年11月,曾祥来入选“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半世飘零,吃遍世间所有的苦;廿载助学,换来学子最多的甜。万里关山,阻挡不了归乡的脚步,从海峡彼岸,你踏浪而来。财富散尽,温暖长存!”这是辰溪县第二届“十大道德模范”评选组委会给曾祥来的颁奖词,也是对这位耄耋老人慈善义举的生动诠释。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