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打赢“水污染之战”任重道远

2015年04月17日 14:14   来源:新华网   李鲲

  中国水污染严重区域京津冀,在国务院统一部署中有了明确的治水任务表和时间表。

  “到2020年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的水体断面比例下降15个百分点左右”;“到2020年再生水利用率达30%以上”……

  中国国务院16日发布“水十条”—《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包括10条、35款、76项、238个具体措施。除了对全国水环境治理提出明确目标和措施以外,还专门针对北京、天津、河北提出诸如上述不同于普遍任务或其他重点区域任务的专门约束性指标,仅“京津冀”一词就在计划正文中出现13次。

  海河流域污染严重,位于这一流域的京津冀治水任重道远。

  “缺水。”多位专家在谈及京津冀水污染防治时不约而同地提到这两个字。

  “海河流域多年人均水资源100多立方米,而著名的水资源匮乏国家以色列人均占有量是约300立方米。”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院水环境所所长张凯说。

  “如果按照每平方公里产生的GDP产值计算,海河流域是最高的,工业发达、排污多,而人口密度很高,水资源又短缺,所以水污染的治理难度非常大。”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周潮洪说。

  “京津冀地区河道水量太少,工农业及生活排污基本上都积存下来,遇到暴雨天气就被冲刷至城区。”天津市人民政府参事包景岭说。

  张凯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记者,“水量与水质绝对是相辅相成。”

  以天津为例,根据《2013年天津市水资源公报》,天津全年评价河长1672公里,其中劣Ⅴ类水河长占72.7%。

  水是流动的,不以行政区划和部门职能分割而划分,除了缺水等自然原因,协作问题也是长期困扰京津冀水污染防治的难点之一。

  周潮洪举例表示,划定为引滦入津工程的水源地保护区潘家口、大黑汀两座蓄水水库的网箱养鱼规模至今仍发展迅速,从2003年的2万多箱增加到2014年的6.95万箱,大量饵料投放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加剧,影响下游水质。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水污染治理涉及水利和环保部门,而现在一个不成文规则是,“环保不下水,水利不上岸”,有时污染体现在水里但根源在岸上,协调经常出现困难。

  “很多人认为治水就是治水部门的事情,但实际上涉及方方面面,人人有责,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治水亟须转变观念。”张凯说。

  包景岭认为,对于河流跨区域保护应该参考南方一些省份的经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上游水保护得好,下游应该对上游进行补偿,上游水保护得不好,上游应该对下游进行赔偿。

  2013年,国务院颁布剑指大气污染的“大气十条”,一年多来取得不少成果,2014年京津冀三地PM2.5年均浓度比2013年分别下降4%、13.5%和12%。

  备受瞩目的“水十条”同样具有“铁腕”,它规定对超标和超总量的企业予以“黄牌”警示,一律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对整治仍不能达到要求且情节严重的企业予以“红牌”处罚,一律停业、关闭。

  记者日前在天津、河北多地基层调研了解到,不少企业采用铺设暗管的方法偷排废水。包景岭表示,“水十条”的出台让水污染治理的责罚更加明确,“相信它一定可以像"大气十条"一样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

  多位业内人士均认为,“水十条”为京津冀治理水污染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做的就是产业转型,从源头治理污染,生产企业必须清洁生产,污水在企业内部消化、循环利用,即治污又节水。”周潮洪说。

  “现在北京污水处理标准已经非常高,可以达到Ⅳ类水体标准,相当于景观河道达标水质,排到河流不会污染,天津现在也计划提高污水处理标准,按照"水十条"提出的"2020年再生水利用率达30%以上"的目标,通过节水增加河道生态水量是京津冀大有可为的方面。”包景岭说。

  作者:李鲲

(责任编辑:袁霓)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