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卧龙二号”走出笼门回归家园。 安源 摄
等待回家的大熊猫“卧龙二号”。 安源 摄
工作人员将大熊猫“卧龙二号”转运至放归点。 安源 摄
“三、二、一,打开!”随着笼门被打开,29日上午10时许,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恢复健康与活力的获救野生大熊猫“卧龙二号”在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耿达镇天台山被放归自然,健步走向属于她的家园。
据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张和民介绍,今年3月17日,卧龙管理局接到群众报告后,在卧龙自然保护区耿达镇二村獐牙杠附近救护了一只病饿野生大熊猫。经全面检查后发现,该大熊猫为雌性,体重65公斤,10岁左右,偏瘦、营养较差,肝、肾功能异常。
经过连续9个小时的抢救后,3月18日凌晨该大熊猫精神好转,开始进食。通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大熊猫身体状况良好,体重达到80多公斤。4月22日,兽医再次对其进行了体检,显示其各项生理指标基本恢复正常。4月24日,经专家论证,这只被命名为“卧龙二号”的野生大熊猫已经恢复健康,按照国家规定,可就近放归自然,回归野外种群。
“对野外生病和受伤的大熊猫进行救护,是大熊猫保护的重要内容。”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司长张希武说,我国按照“科学救护、积极医疗、规范放归”的方针对野外救护大熊猫进行及时救治和放归,从1988年至2014年,全国共救治大熊猫333只,243只成活,成活率逐年提高。
根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我国野生大熊猫种群已经由10年前的1596只增长到目前的1864只,建立了以67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为主体、49个大熊猫分布县、林业部门为补充的全国野生野外大熊猫保护体系,大熊猫种群和栖息地保护率不断提高。
近年来,四川省先后将救护成功的野生大熊猫“盛林一号”和“泸欣”放归野外。后续监测显示,这两只野外救护并放归的大熊猫在野外生存良好,“泸欣”还在野外产仔成功当上了妈妈。
据了解,放归后,科研人员将对大熊猫“卧龙二号”开展追踪监测,这将有助于科研人员了解和掌握大熊猫野外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为人工圈养大熊猫野外放归积累经验和提供借鉴。(完)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