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疗直升机首次直降患者家 使用需提前预约

2015年05月27日 07:27   来源:北京青年报    李宁

 

  昨天8时40分许,经过50分钟的飞行,999医疗专用直升机平稳降落在解放军307医院门诊楼前被清空的停车场上,早已等候在旁的院内医务人员立即小跑着把担架车推到机舱门口,将直升机搭载的河北患者抬下来,推到ICU病房进行检查和治疗。据悉,此次999直升机是从患者家院子里直接将其接上并送到307医院门诊楼前,首次实现了直升机在患者家和医院之间门对门的无缝对接医疗转运,大大节省了转运时间。

  事件

  50分钟 患者被平安送进医院

  昨天999直升机转运的患者为一名74岁的老人,家住河北涞源县走马驿镇,因肺部感染专程来京救治。前天下午,999急救中心接到这名患者家属的求助电话。在电话里,患者的家属介绍,老人突然感到不适,胸闷、憋气,喘不上来气,而且之前有过肺部反复出现炎症的情况,考虑到老人的病情比较重,当地医疗条件有限,患者和家属都希望到北京进行救治。

  河北涞源周边全是山区,如果使用救护车转运病人来京,在不堵车的情况下单程至少需要行驶四五个小时,如果为了抢时间连夜转运,则救护车夜间行驶山路安全性难以保障。为了确保救治时间,999急救中心决定启用专业航空医疗救援直升机,于第二天一大早对患者进行空中转运。

  由于该患者家住涞源山里,比较偏僻,距离最近的镇子也很远,在得知其家门前有块足够大的空地后,999航空医疗救援队决定将直升机降落在患者家门口,直接接上患者就起飞回北京,北京方面则选择了具备起降条件且于去年10月曾成功送达一位病人的解放军307医院,并与该院沟通,开辟了绿色通道。

  昨天一早,999医疗专用直升机从怀柔基地起飞赶赴河北涞源。为了保证能够在空中随时展开救援,航空医疗救援队的医疗队员们携带了呼吸机、除颤仪、微量泵和心电监护仪等空中医疗急救设备。早上7时30分,医疗专用直升机抵达涞源,降落在涞源县走马驿镇患者家的院子里,医疗队员进行简单检查后,用担架车将患者抬进机舱固定好。7时45分,999医疗急救直升机从患者家院里拔地而起,经过50多分钟的空中飞行,8时40分,飞到了307医院的上空。

  8时45分,999直升机降落停稳后,早已等候在旁的307医院医务人员迅速将患者送到重症监护病房内。目前,患者仍在307医院接受治疗,生命体征平稳。

  普通患者是否可以叫直升机?

  问题一 直升机停在哪里?

  京津冀地区已有89个停机坪

  999急救中心副院长田振彪介绍,目前京津冀地区已经建立了89个停机坪,“今后,在起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这种点对点的直升机医疗转运模式将有可能成为常态,这样可以进一步缩短急救时间。”

  直升机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积小,停靠、起降比较方便。999急救直升机起降只需要25米见方的一块平地,一般来说篮球场大小就可以,这块平地需要有一定的硬度,同时平地之内不能有高出地面的物体,以免碰到螺旋桨。

  据了解,今后,学校操场、停车场、高尔夫球场,以及医院或高楼大厦的楼顶等场所,都可能被开辟为临时停机坪,用于空中医疗转运。此前,除307医院门诊楼前停车场外,光彩网球场、安贞医院附近的北土城东路路口马路上,都曾临时停靠过医疗急救直升机。

  问题二 直升机能否立刻起飞?

  飞前需做系列准备应提前预约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希望用直升机转运患者的家属可以拨打010-999航空医疗救援电话。接到求助电话后,999空中救援办公室和应急办将迅速启动“空中联合救援应急预案”,联系当地和北京的停机坪、通知医院开辟绿色通道、与相关部门确定航线等。同时,医疗人员会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其是否适合空中转运。

  这些准备工作一般需要几个小时,如果家属早上打来电话,在确定患者病情适合空中转运且气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999急救直升机中午左右就可以起飞,当天下午即可飞回北京将患者送到目的医院。如果是下午打来求助电话,为了安全起见,一般会在第二天一早起飞,顺利的话当天中午之前就能飞回北京。

  问题三 直升机运病号需要多少钱?

  费用未公开 患者可投保

  直升机运病号需要多少钱?999急救中心并未透露所需费用的具体明细。但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人寿等保险公司已推出了999空中紧急救援保险,市民可以最低299元投保,在使用999医疗急救直升机后,得到一定比例的费用报销。

  另外,并不是所有的病人都适合用直升机运送。适于空中转运的病人主要是意外伤害或急性病,以及病人所在地区医疗机构的条件不能保证其得到充分救治,需要将其转运至更适当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情况。比如,骨折需断肢再植、3度烧伤面积超过30%、重度颅脑损伤造成深度昏迷、脾肝肾等内脏破裂出血以及气胸导致呼吸衰竭休克、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哮喘发作等急症患者。 文/本报记者 李宁 摄影/本报记者 黄亮

(责任编辑:袁霓)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