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山东男子砸死2岁龙凤胎获死缓 系其妻出轨所生

2015年06月23日 10:01   来源:济南时报   

  近日,山东省高院对平阴男子杀死龙凤胎案作出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一审判决。2014年1月21日,平阴县孝直镇刁峨岭村发生一起恶性案件,吕某在家里杀死了妻子生的一对龙凤胎。起因是妻子与他人通奸,孩子不是自己的,吕某得知要缴纳超生罚款,并且自己的大儿子也要钱,便产生杀死孩子减轻负担之念。济南中院一审认为,吕某犯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2014年1月21日下午1点多,平阴县孝直镇刁峨岭村很多人都在家里忙碌着备年货迎接新年,王某(女)也和往常一样在家里收拾家务,其一对2岁大的龙凤胎在院子里玩耍。丈夫吕某乘其不备,插上门举着炉子将这两个孩子砸死。很快,当地公安机关接警后赶到现场,民警将吕某抓获。

  吕某为何要对“自己的孩子”下毒手?王某17岁时与吕某相识,后两人订婚。1997年,两人生育一子吕某甲后结了婚。在法庭上,王某证实,2000年底,吕某的弟弟在山海关死后,吕某出现了精神异常,经诊断,其系精神分裂症,出院后吕某性功能出现障碍。1998年,王某与同村村民徐某产生婚外情,后两人商量要孩子。2011年底,其妻王某生下双胞胎。吕某曾向妻子王某询问孩子是否是他亲生的,让其将孩子送人,其妻不同意。2014年1月中旬,吕某提及孩子落户口的事,每人要交1000元,让王某筹钱。

  证人徐某(被害人的生父)也证实,其与吕某、王某系同村,吕某夫妻打架时其去拉架,后与王某交往较多。王某到深圳打工后,其让她给自己生个孩子,王某表示同意,后王某怀孕了,3个月后王某返回平阴县。王某生完孩子后给他打电话说生的是龙凤胎。

  证人吕某甲(被告人的长子)称,其感觉弟弟、妹妹并非父亲亲生的。2012年底,其与父亲吵架后赌气离家出走。2014年1月20日晚,其给父亲打电话称过年不回家了,向父亲要2000元。

  济南中院一审认定,2014年1月初,吕某得知需要缴纳超生罚款,同月20日晚,其长子吕某甲给他打电话要2000元,其想想均无力承担,遂产生将孩子杀死以减轻负担的想法,最终亲手杀死了妻子生的一对双胞胎。济南中院一审认为,吕某的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最终判处其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一审宣判后,吕某提起上诉。

  山东省高院二审认为,关于上诉人吕某所提“其妻子王某在案件起因上有责任”的上诉理由,因杀害的对象并非王某或被害人生父徐某,其所提王某在案件起因上有责任的理由,不能构成刑法意义上的被害人过错,且一审法院已将家庭内部矛盾激化而引发本案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经查,上诉人吕某杀死两名无辜幼儿,手段特别残忍、主观恶性极大、后果特别严重,原审法院考虑到上诉人有自首情节、作案时具有限定刑事责任能力、因家庭内部矛盾引发等原因,对其判处死刑,不立即执行,量刑适当。其要求从轻或减轻处罚的辩护意见,不予采纳。据此,山东省高院最终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相关新闻 村民称男子犯病时见人就骂

  去年案发后,本报记者曾到孝直镇刁峨岭村实地采访。对于吕某的这一疯狂举动,刁鹅岭村几乎所有受访村民都称“可能精神不太好”。该村70多岁的村民曹某称,他从小看着吕某长大的,吕某性格有些内向,案发前几天早上其还碰到吕某,吕某和他聊了些家常,还递给他一支烟抽。

  另一位村民称,吕某的精神状况早在四五年前就出现了异常,他们家有三兄弟,老大多年前在东北煤矿打工被砸死了,老三前几年出了车祸,家里留下一对双胞胎。家里接连出事对吕某打击很大,从那之后他精神就受了刺激,一犯病就满村跑,见人就骂。平常的时候村里人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生怕他打人。

  一位知情村民介绍,吕某从外地打工回家后,妻子曾提出离婚,案发当天早上,他还到丈母娘家劝说不要让妻子和他离婚。当天下午回到家,可能因为这个事才发生了冲突。

  相关链接

  间歇性精神病人精神正常时犯罪应负刑责

  我国法律规定,对于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正常人,其行为构成犯罪的,要按照刑法进行处罚。

  刑法对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能力也作出规定。如果是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刑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精神病人对自己行为不能认识、无法控制,其行为非个人意志所为,因此精神病人此时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对自己行为具有完全的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因此应当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刑法第十八条第三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此类精神病人对自己行为的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与正常人相比有所降低,但仍对自己的行为可以控制,其行为是在自己的意志支配下进行的。因此,对这类精神病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责任编辑:石兰兰)

鍒嗕韩鍒帮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