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深圳男子30多年咳嗽不断 原来多长一个"肺"

2015年06月24日 10:44   来源:南方日报   陈永祥

  男子咳嗽30多年 原来多长一个“肺”

  深圳黄先生30多年来一直咳嗽不断,去年在港大深圳医院检查发现其肺部存在异常血管,确认为罕见的叶内型肺隔离症,也就是肺里面又长出了一个多余的肺。23日,记者从港大深圳医院获悉,该院胸外科团队近日运用全球最先进的单孔手术,在患者肋间开了一个直径仅3.5毫米的小孔,找到多余的“肺”并取了出来。病人很快恢复,并在术后第4天出院了。据悉,从全球医学文献的报道来看,这是首次采用单孔手术治疗叶内型肺隔离症。

  今年34岁的黄先生回忆,他的童年都是在咳嗽中度过的,上午咳一阵,下午稍好一些,晚上又来,如果感冒、天寒,会更严重一些, “医生就说这是支气管炎,春秋两季都会犯。”十几岁以后,这种情况渐渐好转。然而到了2013年,疾病又复发了,“以前天气转热就没事,可是现在夏天也会犯。”

  2014年初,他来到了港大深圳医院求治。医生通过CT检查,怀疑是右肺下叶囊肿,给予抗炎、祛痰的保守治疗。但症状依然时好时坏,反复发作。

  随后,医院胸外科医生通过增强CT发现他的肺部存在异常血管,确认为罕见的叶内型肺隔离症。“正常情况下,肺部的血液是从肺动脉输入的。但我们发现有异常的腹部主动脉伸入了肺部,向右肺下叶供血,这正是肺隔离症的一个表现。”港大深圳医院胸外科主管司徒达麟医生说。

  肺隔离症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先天性肺畸形,在胚胎发育期间,负责向肺部供血的肺动脉发育不全,使一部分肺组织血液供应受障碍,成为了没有肺功能的异常组织。如果它被包裹在正常肺叶之内,就成为叶内型肺隔离症,如果独立在外,则属于叶外型。据悉,肺隔离症的发病率约为0.15%—6.4%,其中叶内型约占75%。

  而黄先生的情形就属于叶内型,从CT影像来看,就像肺的右下部里面又长出了一个多余的肺。但这个被隔离的肺组织仍然与气管相通,细菌、颗粒物进入后,积聚在内而无法排出,成了“藏污纳垢”的场所,令他30余年来常肺部感染,痰多咳嗽。

  手术花了4个小时,4天后出院,困扰黄先生30余年的咳嗽症状完全消失了。

  (记者/向雨航 通讯员/陈永祥)

(责任编辑:石兰兰)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