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国"冬虫夏草第一县"采挖结束 价格连续第三年下滑

2015年07月01日 10: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孙睿

  有着“中国冬虫夏草第一县”的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一年一度的冬虫夏草采挖于7月1日正式结束。据官方人士透露,今年冬虫夏草收购价格仍延续前两年的跌势,平均价格和最高的2013年相比几乎“腰斩”。

  冬虫夏草主要产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青海冬虫夏草产量占中国总产量的60%,由于冬虫夏草具有一定的滋补作用,且产量不高,因此被称为“软黄金”。

  地处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玉树州杂多县是澜沧江的发源地,由于该地区所产的冬虫夏草个头大、品质好、所占比例高,甚至可以直接影响中国冬虫夏草当年的价格,因此这里也被誉为“中国冬虫夏草第一县”。

  据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畜牧林业科技局副局长英达介绍,每年5月中旬至7月1日杂多县进入为期一个半月的冬虫夏草进入采挖季,大量当地农牧民放下所有的事情,涌入草场采挖冬虫夏草。受气侯变暖等因素影响,今年冬虫夏草的产量比往年要好,遇到行业中俗称的“大年”,但其价格却仍然没有企稳的迹象,连续第三年走低。

  “采挖都是牧民以家为单位在进行,因此总产量难以估算,但根据经验来判断,今年杂多虫草产量应该不超过10吨。”英达说。

  “以中等品质的冬虫夏草为例,价格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每公斤1000元(人民币,下同)飞涨至2013年的每公斤20万元以上。去年每公斤售价为12万元左右,今年降到了10万元,而品质差些的,价格降幅更大。”英达说。

  在杂多县城的萨呼腾镇,不少牧民在当地自发形成了一个交易市场。已连续收购冬虫夏草五六年的玉树州囊谦县商人格桑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今年收购的冬虫夏草价格平均每根45元至50元,虽然今年的产量要比去年多,但是价格比去年还要底,品质差的每公斤同比低了3000元至4000元,但品质特别好的精品冬虫夏草今年预计每公斤在10万元以上,和去年相持平。”

(责任编辑:石兰兰)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