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浙江男子街头割喉自杀传因炒股失败 警方辟谣

2015年07月08日 09:56   来源:钱江晚报    葛跃进

  男子在街头割喉自杀,幸亏未伤及动脉

  警方昨夜辟谣:

  不是炒股失败

  昨天下午两点多,金华市江南阳光路178号附近开店的钟女士,突然听到外面传来敲玻璃声,很响。

  她很好奇,往街上看去,只见一身穿灰色T恤,约40来岁的中年男子,在敲一辆红色小轿车的玻璃。

  男子敲了起码3次,情绪似乎有些烦躁。

  钟女士以为这车是他的,没太在意,几分钟后,突然听到外面传来惊恐的喊声。

  叫喊声来自这辆红色轿车的车主,原来他过来开车,通过车右侧后视镜,看到有个男人,衣服上、地上,有一大滩血迹。

  车主赶忙报警。

  钟女士也看了看,发现正是刚才敲玻璃的男子,已经昏迷,脖子上有道口子,比嘴巴还大,地上有把红色美工刀。

  附近许多人都表示不认识他。

  很快120急救车、派出所民警都赶过来了,将他送往文荣医院抢救。

  昨晚7点左右,医生告诉钱江晚报记者,伤者还在ICU,人已脱离生命危险,家属也来了,是金华本地人。

  坊间传言这名男子是因为炒股失败,对此,金华市江南公安分局官方微博@金华平安江南已正式辟谣。

  初步了解,该男子姓马,因欠债无力偿还,用美工刀割喉试图自杀,幸未伤及动脉。

  本报记者 傅颖杰/文

  本报特约记者 葛跃进/摄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