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所有社区都将有自己的基金会了

2015年07月08日 15:46   来源:扬子晚报   董婉愉

  为让社区居民自己实施民生项目,今年底前,南京市各区将至少建成一个社区型基金会,依托街道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实现以协商民主为基础的“行政资本+社会资本”的治理共同体。全市建成不少于400家社区型基金,除高淳溧水六合浦口外,每个区不少于45家。

  记者昨天从南京市民政局发布的《关于推动南京市社区型基金(会)发展的实施方案(试行)》中了解到,根据国务院政策精神并提高城市社区治理水平,南京市将在所有街道或社区中推广基金(会),该非营利性机构要求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以从事社区公益事业为目的、服务范围为一个街道或社区的基金会法人。记者了解到,社区型基金采取街道备案制,启动资金不低于10万元。“社区型基金(会)目标是引入居民参与社区的决策,探索社区协商民主模式。”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社区型基金(会)的资金应来源于社区居民或单位捐赠,以项目资助为主要渠道,并结合社区现有的慈善超市等公益平台更好为居民服务。基金会的资金使用管理须合规透明、有专职财会人员,信息与财务定期公开接受居民监督。

  据介绍,南京市将建成30家社区型基金会。今年底在全市11个区分别建成1家,全市建成400家社区型基金,除高淳、溧水、六合、浦口外,每个区不少于45家。2016年在全市全面推开。

  为推广社区型基金会,市区民政局将提供专项培育经费。什么人可以登记社区型基金(会)?社区型基金会如何挂靠单位?有意投身建设社区基金(会)的读者,可登录南京市民政局官网了解详情。(http://www.njmz.gov.cn/mzj/33712/201506/t20150630_3397627.shtml)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