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记者关家玉 通讯员粤水轩)记者昨日从广东省水利厅获悉,《2014年广东省水资源公报》正式发布。公报显示,反映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人均综合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3大指标,连续11年呈下降态势。
工业用水量减少
作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之一,国家下达广东省2015年、2020年、2030年用水总量分别须控制在457.61亿立方米、456.04亿立方米、450.18亿立方米,广东是全国唯一一个分水指标实现阶段递减的省份。
而农业、工业、生态等各种用水量有增有减。其中,农业用水224.3亿立方米,较上年增加0.6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50.7%;工业用水117.0亿立方米,较上年减少2.5亿立方米,占26.4%;生态环境补水5.1亿立方米,较上年减少0.03亿立方米,占1.2%。
据了解,由于全省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用水结构相差较大,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其工业和生活用水比重相对较高,农业用水则较低。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深圳、东莞、广州、珠海、佛山、中山等地区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比例低于50%。但由于该地区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经济总量大,其工业用水量则占全省工业总用水量的65.6%以上。
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
2014年,全省人均综合用水量414立方米,比上年减少4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65立方米,比上年减少6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40立方米,比上年减少4立方米。
从更长的时间尺度分析,2014年与1997年比较,全省用水效率明显提高,按2000年可比价计算,18年间万元GDP用水量下降了84.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了91.8%。
水利专家指出,广东3项主要用水指标连续11年下降,一方面由于广东经济转型升级,各地各部门在经济发展中不断调整结构,一些高耗水、低产值企业遭淘汰,加上一些新技术的应用,致使企业用水效率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广东近年来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制度体系全面发力,人们的节约用水意识普遍增强,水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提高。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