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安徽启动小麦临时收储 收购标准将放宽

2015年07月27日 21: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张俊

  记者27日从安徽省粮食局获悉,为切实维护种粮农民的利益,确保今年夏粮丰产增收,安徽省政府决定28日正式启动省级小麦临时收储,缓解当前的夏粮收储矛盾。

  据悉,今年安徽省小麦再获丰收,但生长期遭遇倒春寒,收获期又遭遇连续强降雨,造成部分地区小麦不完善粒偏高,部分小麦不符合国家最低价收购质量标准,加上受粮食市场、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收购进度明显慢于常年。对此,安徽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加大粮食整理、放宽地方储备收购标准、引导多元主体入市、拓展省外市场、严格收购纪律,有力地维护了夏粮收购秩序。

  目前,农民手中仍有余粮待售,为稳定粮食价格、稳定粮食市场、稳定粮食生产预期,安徽省政府启动省级小麦临时收储。小麦省级临时收储范围为主产区的亳州、阜阳、宿州、蚌埠、六安、滁州、淮南、淮北等8市的重点县(市、区)。对符合质量标准的小麦,仍严格执行国家最低收购价预案;对不完善粒在20%以内、容重不低于710克(710克/升)的小麦,省级临时收储价为1.1元/斤。

  此外,经安徽省政府同意,今年省级储备新增和轮入小麦的不完善粒标准放宽至15%,同时要求市、县级储备参照执行,发挥好储备粮“压舱石”和引领作用,这在安徽省粮食工作史上尚属首次。

  安徽省粮食局局长、党组书记牛向阳表示,实行省级小麦临时收储是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重要措施,此次收储要明确责任,细化方案,精心操作,落实到位,做到“好粮必须收,差粮创造条件也要收”。

  据了解,目前,中储粮安徽分公司及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已确定委托收储库点1293个,并按照委托收储库点不少于3-5天收购量,预付收购铺底资金,确保“仓等粮”、“钱等粮”,保证农民能第一时间拿到粮钱,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完)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