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资源不可持续怎么办?

——记陕西志丹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逆势而上
2015年07月30日 01:53   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陕西省经济强县(市)巡礼③

  生产总值166.6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5.4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03元、农民人均收入10001元……凭着过硬的发展成绩,陕西省志丹县在今年5月份的评选中再次名列陕西“十强”。

  志丹县是一个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资源大县,这两年受国际油价持续走低和国内油品市场低迷的冲击,志丹县何以能够逆势而上?

  逆境:“油”主沉浮辉煌不再

  志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部,境内多为崇山峻岭,可耕地极少,地下矿藏资源丰富,是一个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资源大县,工业经济占当地财政收入的89%。近几年受油品市场影响,工业经济不断下滑,财政收入辉煌不再,志丹县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工业短板也似乎影响了百姓的日常生活:在县城西街,一处拆迁场所尚未完工已停止拆迁;新修的马路路面还没铺上柏油,汽车驰过,尘土飞扬;两边的门面房不知是主人已经搬走,还是尚未开门迎宾。一位饭店老板告诉记者:现在好多啦,去年人才少呢!三年前这里非常热闹,商场、影院、广场、饭店每天都人满为患,就连他这小店赶上饭点,常常得雇钟点工帮忙。如今,一上午没几个客人,一个月挣的钱赶不上前些年10天挣得多!百货店、服装店、化妆品店、还有其他店铺,都和他这差不多,半天不见一个人影。过去一些门面房还没装修已被抢购一空,现在倒好打广告都租不出去。

  突围:特色农业扛大梁

  采访中,该县外宣办主任柴志应说,面对工业经济的持续滑坡,志丹县委、县政府不等不靠,更不向国家伸手要政策,而是走出去,琢磨“他山之石能否攻玉”;坐下来听取专家“能人”意见,整合志丹的区位优势和气候特点,探索出一条“在工业经济疲软情况下,重心转移,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山顶绿树带帽,中间果树缠腰,山脚蔬菜飘香’”的发展蓝图。县里还专门成立了果业管理局,出台了《关于推进现代果业发展的意见》,确定了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在发展苹果园、蔬菜大棚特色产业时,政策上大力扶持,资金上重点倾斜,用地上全力协调,技术上县乡技术推广站人员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培育精品示范园,科学普及防灾减灾、贮藏方法,政府还提供市场信息,加大宣传力度,还抽调1200多名县乡干部到农村蹲点帮扶。

  见到记者,志丹县顺宁镇红石峁村大棚专业户任美雄快步从大棚抱了几个西瓜和小甜瓜说:“大伙来尝尝我棚里的瓜果。”走进他的大棚,只见绿油油的藤上挂着大大小小的西瓜,瓜上还标有开花、挂果日期。任美雄笑着说:“我这大棚有一亩多,一棚金星西瓜去年卖了六万多,之后又种草莓。种瓜果,政府不但给补贴、免费教技术,还提供市场渠道,帮我们推销瓜果。去年春节期间游客采摘草莓,每斤60-70元,不出门就能卖完。我有两个大棚,一年进账十几万很轻松。”

  志丹县近几年特色农业发展非常迅速,像金丁镇、双河镇、旦八镇、顺宁镇等乡镇的养殖业、大棚种植业都已形成规模。以红石峁村为例,4个村民组共810人,大棚就建了382座,家家都有几座大棚。村民种瓜果蔬菜基本上不使用肥料、农药、膨大剂,有机肥都是从附近养殖场买来的鸡、羊、猪、牛粪等,土地既不板结,种的瓜果、蔬菜还无公害。种出来的小西瓜、草莓每斤30元,赶上好时节,草莓可卖到每斤60-70元。蔬菜大棚平均一年收入3-4万元,瓜果大棚一年收入可高达十几万元。保守估算,该村年收入可达500-600万元。基本上家家有楼房,户户有汽车,有两三辆汽车的种植大户也不少。

  亮点:苹果成为经济新亮点

  记者在志丹县走访了五六个乡镇10多个自然村,所经之地,几乎所有的山头都已绿化,山腰满山遍野都是苹果树。山脚下大都有一条小河,沿河是一排排西瓜、蔬菜大棚。

  据志丹县果业管理局杨副局长介绍,志丹县现有苹果种植面积20.75万亩,部分已挂果;最近又新增挂果园3.7万亩,苹果产量可达1.21亿吨。相信不久的将来,等20万亩幼园挂果之后,仅此一项年收入可达20多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一半。

(责任编辑:秦宇雯)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