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广西钦州打造面向东盟集装箱干线港

2015年08月22日 13: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冯抒敏

    一批甫在8月中旬安装完毕的崭新桥吊矗立在广西钦州港外贸码头,其后的堆场上,集装箱、铁矿石、木片等货物分门别类地整齐码放在内。这座广西北部湾重要组成港口的多个泊位和部分堆场正进行升级改造。

  “钦州港正加快打造面向东盟的集装箱干线港。”钦州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陈昉说。根据当地官方规划,作为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基地,钦州港将重点加快开通与东盟国家47个港口的第二期航线及“海上穿梭巴士”。同时开通至中国西南中南地区铁路集装箱班列,逐步构建面向东盟,辐射大西南、中南及国内沿海的区域中转枢纽港。

  据介绍,背靠中国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钦州港曾是孙中山《建国方略》规划中仅次于广州港的南方第二大港。规划码头岸线长74.5公里,其中深水岸线长45.3公里,是中国西南物资的主要出海口。2008年5月,中国政府批准在钦州港设立中国第六个沿海保税港区——钦州保税港区。2009年12月7日,钦州保税港区获批成为全国第五个沿海整车进口口岸。

  迄今,钦州港与世界上90多个国家、地区的200多个港口建立贸易往来,并已开通至新加坡、泰国、台湾、香港、越南、马来西亚的国际定期班轮航线,以及至天津、上海、厦门、广州等地的直航内贸航线,内外贸直航航线达21条,同时形成油品、国际集装箱、粮油等七大物流体系。

  “现在,通过广西的海铁联运把西南地区的货物直接运到东南亚国家,同时把东南亚的热带水果运过来。目前每个月大约有20-30个水果冷柜从东盟运来。”陈昉说,进出口货物通过每天往返钦州、防城港、北海三市的“海上穿梭巴士”集中到钦州港,再中转发往世界各地或分拨至北部湾各港。

  据统计,2014年,钦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412万吨,增长6.2%;集装箱完成70万标箱,增长16.8%,居广西沿海港口首位,东盟持续保持钦州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今年1-7月,钦州港集装箱吞吐总量达44.5万标箱,同比增长约17%,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3.55万标箱,同比增九成。

  东盟企业抢先布局钦州港。今年6月,新加坡PSA国际港务集团、太平船务与广西北部湾港务集团、北部湾港股份签署合作协议,合资12.1亿元人民币设立北部湾国际集装箱码头公司,共同经营钦州港大榄坪3-6号泊位码头项目,并统一管理3-8号泊位,该公司计划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运营。

  涉及东盟配额产品的保税交割、跨境电子商务、离岸金融等一系列服务于中国—东盟合作的核心业务也将随之在钦州保税港区铺开,为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展开先行先试。

  钦州市官方表示,作为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钦州基地项目之一,中国—东盟港口物流信息中心将于年内全面建成,形成中国—东盟海上互联互通建设的先期成果。

(责任编辑:庄彧)

鍒嗕韩鍒帮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