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普新区以开放倒逼改革,通过加快复制推广上海等自贸园区成功经验,促进区域深化改革,区域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
金普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成立以来,抽调精干力量成立自贸区复制申办和先行先试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国务院关于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通知》和省、市政府《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工作方案》,研究制定《大连金普新区学习上海自贸试验区经验开展先行先试、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积极开展推广上海自贸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工作。
规范投资管理,优化投资环境。金普新区相继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投资审批负面清单、政府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清单等6张政府清单,初步实现了清单之外无权力。全区保留行政职权3655项,其中行政许可审批148项,率先向社会公布,规范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部委办局设立审批处,集中办理审批事项,截至8月3日各部门审批事项已全部纳入行政服务大厅,实现了大厅之外无审批,并将择机组建新区行政审批局。税务部门创新服务,简政放权提升服务效能,以30项创新举措助推金普新区建设发展,在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窗口增设“自贸区服务咨询窗口”。以大数据、云计算为手段,大力推行智能办税,实施了网上申报缴税、认定、备案审批等6大类116项办税服务措施,开发了税企直通车、手机办税app、微信平台、征管档案信息系统等智能化服务手段。
加快通关速度,促进贸易便利化。全面实施“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制度、全球维修产业监管制度、出入境生物材料制品风险管理制度、中转货物产地来源证管理制度、检验检疫通关无纸化改革”。海关等口岸联检部门实现了东北三省通关一体化,大窑湾口岸实现“三互”大通关,口岸便利化进一步提升。40万吨矿石码头获批,成功实现巴西淡水河谷40万吨满载船舶接卸和常态化靠泊;争取到中国首个铁矿石保税期货交割资质,在大连港建设矿石保税仓储和中转分拨中心;正在积极争取启运港退税业务和放宽外资经营国际船舶管理业务的股比限制。
推进金融创新,服务对外开放。全面实施个人其他经常项下人民币结算业务、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业务、直接投资项下外汇登记及变更登记下放银行办理等业务,信用体系建设全面开展。同时创新外汇管理政策,推进个人对外贸易便利化,境外资金参与大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易,改进外商投资企业外债管理政策,适度增加大连地区境内机构的短期外债余额指标,放宽境外放款外汇管理,开展境外并购外汇管理改革试点。
加快服务业开放,提升服务业水平。金普新区正在全面复制“允许融资租赁公司兼营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商业保理业务、允许设立外商投资资信调查公司、融资租赁公司设立子公司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制”等政策。今年5月启动的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及中韩贸易合作区,在跨境电子商务、养老医疗、金融服务、餐饮连锁、影视娱乐、社会教育等现代服务产业探索先行先试,打造对韩服务业合作先行区。金普新区正在成为“韩货集散地”和辽吉黑蒙农副产品和工业产品的“国货出海口”。
强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改进监管模式。积极推动社会信用体系、信息共享和综合执法制度建设,正在将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纳入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拟成立统一的综合执法局,把食品药品安全、工商质监、公共卫生、安全生产、资源环境、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城市建设、海洋渔业及其他行政执法部门全部纳入;出台了《关于创新社会治理的实施意见》,加快行政审批服务、市民综合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三位一体”的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建设;出台了《关于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的若干意见》,完善企业信用公示系统,形成外商投资企业全周期监管体系。
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也多措并举,为金普新区扩大开放助力。大连海关自制8项海关监管措施,分别为:“先进区、后报关,分批送货集中报关制度,简化无纸通关随附单证制度,区内自行运输制度,保税展示销售制度,境内外维修制度,内销选择性征税制度,简化统一进出境备案清单制度”,并且正在复制推广“期货保税交割”;检验检疫部门复制上海自贸区检验检疫8项创新制度,其中,进口货物预检验制度等3项制度在特殊监管区实施。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制度等5项制度在金普新区全域实施。
税务系统简化、调整、取消涉税审批流程近90项,简化、取消涉税文书资料50余种,累计压缩办税时长近3000小时,大大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新增注册内资企业、外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同比分别增长39%、29%、35%;招商引资以平均每两天一个大项目的速度,实现了新增内资企业数、内资企业注册资金、外资企业数、外资企业注册资金同比分别增长43%、62%、37.5%和26.78倍。跨境电商、融资租赁、大宗商品交易等新型业态不断涌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记者郑鸿)
(责任编辑: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