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推动我国国际话语体系建设(刷新见解)

2015年09月18日 05:42   来源:人民网   

  “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和平发展、共同发展、合作发展理念,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是开放、共赢的国际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实践。这一实践的持续推进,对于我国国际话语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的历史积淀夯实了我国国际话语体系的文化底座。美国语言学家爱德华·萨丕尔说,语言有一个底座。这个底座就是文化,它世代相传,以我们今天的风俗、信仰、生产生活方式等形态显现出来。陆海两条丝绸之路所积淀的历史文化,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基石。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贸和文化交流,影响了中外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学艺术样式。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等科学技术成果,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说,中国的发明曾为欧洲的文艺复兴铺平了道路。丝绸之路的茶叶贸易使饮茶成为西方上层社会的一种生活时尚。另一方面,玉米、花生等西方作物的引进也丰富和影响了中华民族的饮食结构,等等。这些物质和文化积淀为构建我国国际话语体系提供了重要基础。

  “一带一路”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将增进我国国际话语体系的价值认同。“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话语体系是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话语表达系统,话语认同首先是价值认同。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可见,利益认同可以促进价值认同。“一带一路”建设秉持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推动沿线国家共建共享,把各国的利益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助于沿线各国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实现共同繁荣。不仅如此,中国与大多数沿线国家同属发展中国家,具有加快发展的共同利益。同时,中国在国际交往中坚持义利统一、包容性发展,坚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这些都有利于增强我国国际话语体系建设的经济、文化基础和价值认同。

  “一带一路”促成的互联互通将拓展我国国际话语体系建设的现实渠道。马克思认为,交往是一切实践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和条件。无疑,话语产生于交往;话语体系建设既建立在交往基础上,又引领和提升交往。“一带一路”建设将推动沿线各经济体之间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可以成为打造融通中外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国际话语体系的重要载体。但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互联互通进程中也存在一些障碍。例如,在国际经贸规则方面就存在贸易保护主义、市场准入限制、技术壁垒以及签证、劳务许可等政策限制。国际规则是国际话语的集中体现。推动我国国际话语体系建设,不能忽视国际规则的影响和制约。在这方面,我们应积极参与以至引领国际规则的制订、调整和完善,促使相关国际规则更加切合当今实际和各国共同利益,更加有利于国际经贸交流合作和互联互通,并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实践中创造融通中外的国际话语体系。事实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机构的筹建和成立,正是打破西方经济话语霸权、以更博大的文化价值观念构建更公平合理的国际规则的创新实践。

  (作者单位: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秦宇雯)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