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社电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近日完成,“引爆”舆论。连日来,围绕TPP谈成对中国可能产生的影响等问题,我国官方密集发声,使外界得以一窥中国政府针对TPP的应对之策。
中国官方:与TPP成员保持沟通
“《协定》是当前亚太地区重要的自贸协定之一。中方对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有助于促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建设均持开放态度。”在TPP谈判宣布结束的次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便发表谈话,体现出中方对于谈判结束“乐见其成”的态度。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亚太经济体发展阶段和水平不尽相同,应在充分考虑发展差异性、尊重发展中经济体特殊需求基础上,由各方在平等参与、充分协商、开放包容的基础上,合力推进本地区自贸区建设,各自由贸易安排之间应相互促进。
对于TPP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冲击,中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日前撰文称,中国若不加入TPP,可能使得GDP增长减少近2.2%。对此,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表示,对于TPP的影响,中方将根据有关方面正式公布的协定案文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高虎城指出,中国正在“逐步打造覆盖全球的高水平自贸区网络”。 事实上,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的自贸区建设步伐显著提速。
同时,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日前表示,中国对TPP持开放态度,并已准备好和12国进行合作及考虑TPP。梳理近年来官方公开表态可以看出,中国对于加入TPP的可能,从未抱持否定的态度。在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高虎城亦透露,中方和TPP主要成员一直就各自进行的自贸谈判保持着顺畅的信息沟通。
世行专家:TPP内部分歧巨大
IMF亚洲部主任李昌镛对TPP保持谨慎态度。他表示,目前TPP只是达成初步协议。当前亚太地区有很多类似的地区性协议,从2000年开始,亚太地区性协议快速增长,但到2005年几乎“死去”一半。
诺贝尔奖获得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TPP不是“自由”贸易协议,它只是一个管理内部成员国之间贸易和投资关系的协议,相关国家的商业游说势力代表还在就某些关键问题激烈磋商。目前新西兰因在日用品方面与加拿大和美国分歧巨大而威胁称退出,澳大利亚与美国和墨西哥在食品方面差异较大,美国和日本在大米问题上分歧很大。
(责任编辑: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