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业态 中国数谷发展添翼

2015年10月23日 11:37   来源:贵阳日报   

  ▲贵阳互联网金融发展示意图

  2015年4月11日,中国“云上贵州”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总决赛举行。

  2015年5月1日,贵阳全域公共免费WiFi项目一期建成。

  两年前,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曾说,如果全国有三个发展最好的地方的话,贵州一定是最后一个。如果大家错过了三十年前广东、浙江的投资机遇,今天一定不能错过贵州。

  两年后,一场世界级的众筹盛会,在爽爽的贵阳隆重举行。这不仅说明马云有着敏锐的商业眼光,更表明贵阳这座敢于造梦的城市,正让世界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

  2015世界众筹大会涵盖主论坛、约40个行业主题论坛,以及中英、中加、中美等多个国家的众筹论坛,国内约500家众筹平台及众筹项目参展亮相,1500个众筹企业参加竞赛,500强众筹项目创客参加大会并开展竞赛。大会将选出约100个众筹产品在贵阳众筹金融交易所发行交易,近万名投资者参会洽谈合作。

  短短两年时间,随着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贵阳正以“众筹之都”的身姿快步走来,这必将成为“中国数谷”崛起的有力支撑。

  创新:贵阳的城市灵魂

  当今世界,如果说西方发达国家垄断了传统制造业、服务业的机遇,那么,新的机遇就在大数据创新者和创业者的脚下。

  2013年,中国大数据元年。从那时起,贵州、贵阳努力与时代接轨,探索、创新大数据发展,既着眼当前,又谋划长远,既聚焦经济、产业,又结合生态文明建设,既着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又充分考虑民生福祉,打出组合拳,连创佳绩、捷报频传——

  成功申报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宽带中国、智慧城市、全国移动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服务创新试点城市等一批示范试点,被中国数据中心产业联盟授予“最适合投资数据中心的城市”称号;

  2014年,贵阳大数据信息产业规模总量达到663亿元,同比增长68%,占贵州省总量的四成多;全市大数据及关联企业总数超过2000户,仅当年就增加843户……

  现在,除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贵阳综合保税区、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等发展平台,贵阳又打造众筹之都,这必将为加快发展、加快转型、民生改善增添新动力。

  众筹:让世界发现贵阳

  来自2015世界众筹大会执委会的消息,截至10月19日17时,世界众筹大会官网融资项目已达1522个,融资金额超过913万元。

  这组数据,从另一个层面反映出贵阳这座因大数据而兴、因大数据而再生,获得众多头衔的城市,绝不是浪得虚名。

  贵阳气候宜人,交通便利,投资创业者纷纷选择这里,期待抓住更多机遇。

  站在大数据时代的风口浪尖,“创业之花”正在筑城炫目绽放。2015年4月11日晚,历经半年时间的2014年中国“云上贵州”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总决赛落下帷幕。在总决赛阶段,共有26支队伍参加项目路演,其中不乏已经与阿里巴巴、百度等合作过的企业团队。经过初赛、复赛、决赛及总决赛的层层筛选以及阿里巴巴、百度等行业巨头的评选,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贵阳企业以“东方祥云”项目从8000余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最高奖“云端大奖”,独享500万元资金扶持。

  看似不相关的两个事情,却暗合着大数据时代的内在逻辑——贵阳正以万分的热情向全世界招手,欢迎更多创业者和企业前来发展,发现机遇,赢得未来。

  追梦:一定不能错过贵阳

  有人也许要问,贵阳凭什么打造“中国数谷”?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这座城市又有什么优势?

  时间回到2013年9月8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揭牌。以此为标志,京筑两地拉开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高位对接的序幕。以此为标志,贵阳蜕变的历程开始加速。

  两年多来,中关村充分发挥其科技金融服务业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帮助贵阳企业融资上市。同时,在与贵阳谋求合作的基础上,中关村加速形成高端要素市场,推进北京科技金融中心建设。中关村高科技企业协会、产业联盟全面加大与贵阳相关行业的对接力度,为贵阳本土企业搭建良好服务平台。

  另一方面,依托京筑合作的良好平台,在2013年10月召开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发展大会上,贵阳出台《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意见》《关于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建设和发展的意见》等6个文件,完成对经济建设的顶层设计。

  以努力打造“块数据”为切入点,贵阳加快建设全域公共免费WiFi项目,着手推动社会、企业和个人动态数据“块上集聚”,引领大数据产业进入崭新发展阶段。同时,从2014年起连续3年,贵阳每年安排不少于1亿元资金,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及应用。

  世界众筹大会在贵阳举办,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贵阳从“跟跑者”转变为“领跑者”,在大数据发展路上奋力前行迈出的坚实一步,它将如虎添翼地加快“中国数谷”崛起,让贵阳成为创业的天堂,筑梦者向往的地方。

  互联网金融故事

  一卡在手

  乐享“拍”生活

  凌晨时分,肚子很饿但小区附近已没有夜宵点;好不容易挤上公交车,翻遍钱包也找不到零钱……如今,贵阳市民不必再为这些烦恼了。只要你拥有一张金融IC卡,在贵州博大智能终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终端上轻轻一“拍”,就能轻松搞定这些。

  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授予博大智能贵阳国家移动金融产品研发基地称号,博大智能由此成为贵阳首家移动金融产品研发基地。在全国移动金融支付领域敢为人先、多年坚持研发电子现金移动终端,为博大智能积累了抢占市场高地的资本。

  2013年,全国性商业银行开始发行金融IC卡。与传统磁条卡相比,金融IC卡不仅有保密性强、身份识别度高等特点,更具备电子现金支付功能。市民只要把银行卡的钱转到电子钱包内,无需插卡刷卡、输密码、签名,不必联网,只要在智能终端上轻轻一“拍”,就能完成1000元以下的支付。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遇到了问题——可供金融IC卡使用的终端设备很少。

  “金融IC卡的快捷支付功能,必须在相应的智能终端设备上才能实现,但大部分消费场所没有这样的终端设备。”博大智能副总经理朱立宇说。正是看准这一市场机遇,在不少企业纷纷投资支付宝等线上支付平台之时,博大智能却另辟蹊径,开始进军“不用联网”的移动金融领域。

  2013年,博大智能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联等多家金融机构合作,在全国率先“试水”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目前,该公司研发的400多台电子现金微型超市、电子现金水超市已进入贵阳的社区、商场、银行、学校等场所。

  这些终端设备的出现,进一步方便了市民的生活:坐在办公室里突然想吃薯条,不用去超市购买,只需到公司楼下的电子现金微超市拍卡即可;家里的水喝光了,但送水师傅已经下班,不用等到第二天,只要在小区的电子现金水超市上轻轻拍一下卡,就能立马提到一桶容量为5升的饮用水。在此过程中,不用考虑找零问题,不用担心联网问题,不用输入密码,一切“一拍即可”。

  逐梦贵阳

  “创客”正出发

  2015年毕业季,当很多学生为找工作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贵州师范学院计算机专业大四学生袁浩却显得胸有成竹。

  袁浩的自信,有充分的理由。别看还只是一名大四在校生,袁浩的项目经验已经相当丰富:参加“云上贵州”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进入前50名;设计开发“飞猫”APP移动客户端,今年4月24日已上线……

  “选择计算机专业是出于爱好,但对于这么一个热门专业,我感觉就业压力很大。所以一进校门,我就决心要练就一技之长。”带着这种想法,大二那年,袁浩在贵州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找到一份兼职,主要在网站设计等方面进行实践锻炼。

  大三下学期,贵州永瑞富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贵州师范学院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成立专门的研究室。“与其校内校外两头奔波,还不如在校内边学习边实践。”袁浩结束了在校外的兼职,把精力投入到研究室里。

  这一年多时间里,开发“智行黔中”APP参加“云上贵州”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以及随后设计“飞猫”APP,在袁浩的“简历”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款名叫‘智行黔中’的APP,正是‘互联网+’概念的运用。”袁浩说,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旅游业中去,通过对旅游线路、服务区、周边景点、名优特产进行推荐,让游客从自身需求出发选择最适宜的组合,达到智慧出行的目的。

  袁浩举了一个例子,假如从乌当出发到遵义,使用“智行黔中”APP,就会有几个线路组合推荐,比如走哪几条高速路路程最短,走哪几条路收费最少。除此之外,哪些高速路上有服务区,哪条路周边有景点,景点有什么特产,都会有相应的介绍。

  “不同于百度、高德地图的数据偏向于城市中心,‘智行黔中’的数据更偏向于高速公路。”袁浩认为,随着自驾游越来越热,这款APP将有它的用武之地。

  如今,袁浩已对未来有了很明确的打算,在企业工作一段时间积累经验,找到团队,想好点子,然后开始创业,追逐自己的梦想。“贵阳众筹交易所的运行,给了我们这样的创客一次前所未有的机会。”袁浩说,这样的模式,不仅仅是筹集资金,更多是筹集各方资源、智慧,它能激发出更多的创造力,去追寻更多的梦想。

  本报记者 杨丰源 /文

  本报新媒体设计部/制图

  图片均为本报资料图片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