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10月25日电 (记者 施佳秀)政府官员、海内外浙商、投资界资深专家等24日晚上于浙江杭州举办的“浙民投”专题投资推介会上围绕浙商“走出去”与“引进来”话题,探讨新常态下浙商群体进行海内外并购、投资的实践与经验。
浙江省是民营经济大省,也是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近年来,浙江省开展了一系列“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投资合作促进活动,浙江民企“走出去”步伐日趋提速。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浙商谋求海外市场的发展机遇。
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马洪涛表示,近几年无论是浙江省还是全国,“走出去”跟“引进来”的愿望都非常强烈。据报道,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规模约为1400亿美元,超过中国利用外资总规模约200亿美元,意味着中国已经跻身全球资本净输出国行列。
马洪涛说,随着各国投资贸易门槛降低,对外投资更加便利,另外浙江民营企业资本达到更高层次,走出去的趋势会更明显。
海宏国际集团董事长倪海鹰现场分享经验时称,现在中国面临第二个对外投资浪潮,而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人才、技术、资金等都相当重要,但是在别的国家最主要的是法律的问题以及当地人文环境的问题。他建议,浙商可以花钱找咨询公司,做一些详细的投资前期的竞标和法律咨询,可能会将投资损失降到最低。
“中小企业家要思考的是,我为什么要走出去,走出去的目的是什么?在当地落地胜算有多少?”德中商会中方主席、德国爱森国际集团总裁沈晓武说,企业家考察的过程只是一个开始,也不能用一次考察完善自己对某个投资项目的判断。
“连自己都掌握不好的时候要借助他山之玉。“沈晓武也提出了咨询专业团队如律师事务所,他认为这个“学费”得交。
另外,在项目落地过程中,沈晓武也认为,应该注重多元化管理,以及跨国化交流能力的培养过程。
“中小企业花百万美金做咨询费(有些)确实掏不起,如何使得我们走出去的门槛降低,这是我们作为政府应该关注的问题。”赛伯乐投资集团合伙人张辉说道。
马洪涛表示,政府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各个国家在投资方面的政策,包括法律、政策环境、税法安全、当地民众的态度等,帮助企业先做一个整体投资环境评估,其次就是建立平台帮助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完)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