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可打造五类园区优化发展格局

2015年11月19日 10:06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长三角地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出炉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上也提出,促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走上创新驱动轨道。湖北创新驱动如何发力?湖北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团队找到了他山之石。日前,《长三角地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下称《报告》)出炉,建议湖北可借鉴长三角地区的三大创新,加快创新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 胡梦

  “长三角”三大创新驱动实践显成效

  从2012年起,湖北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团队就萌发了开展长三角地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课题研究的想法,2013年课题获得立项。两年的时间里,研究团队以长三角地区创新驱动实践的科技创新、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主线,搜集了大量资料,为湖北创新发展提出了启示建议。

  今年《报告》出炉,主编宋悦明介绍,报告除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外,还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包括经济发展部门和研究机构,以及开发园区、工业园区、创意园区、重点企业等。

  从科技创新来说,通过对科技文献数量、发明专利、技术交易、科技创新平台等的比较,长三角地区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举例来说,浙江就将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传统产业,全力培育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企业研究院,力争到2017年建成800家以上,并每年选择10-15家符合条件的重点企业进行试点,同步启动浙江中青年科学家培育计划,从高校、科研机构选拔1000名,保留原单位身份、职称、待遇,到企业研究院工作3-5年。

  从模式创新来看,长三角地区经历着区域发展模式、产业发展模式、商业模式三大模式的创新,湖北人很熟悉的义乌小商品产业集群就是成功案例。据介绍,江苏每个县都有省级开发区,已经形成了区域发展开放高地,外商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90%集中在开发区。而在商业模式方面,百家最佳商业模式企业中有33.66%在长三角地区。

  在制度创新上,以上海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为典型,经济运行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此外,上海自贸区改革、上海国资企业改革都取得了初步成效。按照上海的部署,今年还将规范运作国资流动平台,推动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实行国有企业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全覆盖。

  外商看好武汉发展潜力

  《报告》指出,相比长三角地区,观念相对落后是湖北的主要问题,需强化市场观念、创新观念和服务观念,当地政府部门需要提高办事效率,简权放政、高效透明。对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经济学家胡立君认为,政府需要做的是搭建好的平台,而不是定项目,创新企业多在民间,而湖北有的地方政府定的50%项目都没有实施。

  平台就是环境、资源和经济。《报告》指出平台建设的路径,主要是促进产业集聚带动平台发展,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主动建设和引进各类平台,以重大项目建设和开发为契机推动平台建设。此外,还有人才平台建设,胡立君认为要吸引人才回湖北,需要政策出台特殊措施吸引人才落户,解决后顾之忧。

  而产业升级必须依靠技术创新,上海美国商会、德国商会关于在中国的发展调查报告中显示,在二线城市中外商把武汉连续多年排在二、三位,说明外商看好武汉。但是除了招商引资外,武汉还需金融助推,加快基金发展,培育和建设非标资产转让平台。

  《报告》建议,打造五类园区,优化发展格局。这五类园区是打造现代服务业功能聚集区、打造现代农业绿色生态区、打造高端制造业优势配套区、打造传统产业环保集聚区和打造梯度发展优势互补合作园区,在市州县与中心城区、高校建立合作园区。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