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评论:台湾高校闹“人荒”有治吗?

2015年12月23日 15:08   来源:人民日报   

  高校闹“人荒”第N次成为台湾热门话题。日前,台湾教育部门公布2015学年度大专院校各校系注册率,有多达67个校系注册率不到三成,有的系只有两三个学生,有的系一个人也没招到,不少名牌大学的博士班注册率也为零。几天之后,台湾7所高校的学生会邀请2016台湾地区大选参选人谈教育政策,台湾高校的生源问题自然成为“考题”之一。

  生育率低,人少了,学校没少,不死不活的“僵尸学校”一大堆——上个世纪末,在广设大学思路指导下,台湾教育部门将大量技专院校升格为大学,导致大学数量暴增。十多年后,台湾高等教育尤其是私立院校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病症”。药方也早就开出来了,叫退场机制,也就是大陆所说的“关停并转”。根据相关规定,台湾教育部门将依照风险预警、辅导改善、转型退场和善后保障等标准化作业流程,协助学校安全退场。风险预警的指标是:全校在校生人数不到3000人、近2年注册率不满60%、评鉴未通过或有严重欠薪与违法事项。

  然而这个“看上去很美”的退场机制,实际运作中却问题重重。毕竟,一个学校的“退场”涉及学生和教师的权益、学校的财务等复杂问题,不是那么简单的事。高校退场机制也成为台湾舆论拷问政府和政党攻防的热门题目,但是谈来谈去,都拿不出什么好办法,这次蔡英文提出的设立基金帮助退场也被媒体批评不切实际。

  既然“死”很困难,如果能开辟新的生源,让它活下去岂不甚好?对台湾地理、文化都很适应的陆生,就曾被台湾教育界视为“起死回生”的良药。台湾前“教育部长”吴清基有一句名言:“台湾的大学若对大陆学生或侨生增加吸引力,大学退场机制就可以备而不用。”蔡英文在谈教育政策时也表示,如果民进党上台,陆生的数量不会少。对此,台湾舆论指出,你说不会少就不会少吗?且不说两岸关系走势的影响,就冲着台湾目前这种对陆生“不友好”型环境,有多少陆生愿意来还是未知之数。

  最近一名陆生在台湾的“遭遇”就很说明问题。台湾大学政治研究所大陆学生张逸帆在社交网络帖文,表达自己对陆生健保议题的看法,逐一反驳阻挠陆生加入健保的借口,却多次被举报删帖。有的台湾网民更放言,要他“不爽滚回去”,“台湾的自由就是我不爽你,所以我有权叫你闭嘴。”其实,很多陆生说, 就年轻人而言,健保并不比商业保险划算多少,最初之所以想加入健保,是不希望被当成异类被歧视。现在看来,这种想法还是天真了。所以张逸帆写道,我很庆幸在这里认识了许多令人尊敬的老师,值得交往一生的朋友,但是无法接受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生活下去……我会很真诚地告诉想来台湾求学的学弟妹两个字,别来。

  一叶知秋。台湾某些政治势力有勇气反躬自省一下吗:这些对陆生不友善的声音,是否有你们长期逢陆必反、政治操弄的“功劳”?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靠陆生治台高校“人荒”,是否痴人说梦?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