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受传闻影响 北京不少年轻人年底突击领证请婚假

2015年12月25日 20:40   来源:北京晚报   代丽丽

  受元旦起取消晚婚晚育假传言影响

  有人年底突击领证请婚假

  “从明年1月1日起,晚婚晚育假就要取消了!”这一传言连日来在网上持续发酵,已经有员工赶在年底之前突击休婚假了。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的最大亮点当属放开全面二孩,但这个消息对于大家来说已经不新鲜了,倒是那个取消晚婚晚育假的细小改动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实际上,现在这仍然是个未定的说法,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讨论还在进行当中,因此这一说法还不能算是板上钉钉。

  目前,国家关于晚婚晚育的假期有这样的规定:男方迟于25周岁,女方迟于23周岁结婚生育的,属于晚婚晚育,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晚婚的除了原本的3天假期之外,还可以多休7天的奖励假,晚育的可以多休1个月奖励假。实际上,有一些单位福利更好,奖励假远远超过规定天数。这么长的奖励假确实非常诱人,如果突然取消的话对于员工来说确实是笔大损失,难怪有人直呼“亏大了”。

  据媒体报道,本月22日当天,朝阳区民政局的婚姻登记处半天就接待了近三百对新人,比平时增加了好几倍,不少人问到休婚假的问题。“有人马上到我这儿请假来了,说要结婚。”在一个HR的微信群里,一位HR说,他们公司的一个小伙子前几天突然找到他说要请婚假,而之前并没有听说他要结婚的消息。他一细问,小伙子老老实实地回答说,他本来是打算明年五一才结婚,原来也想那时请婚假,但眼下听说马上要取消晚婚假了,他赶紧去和女朋友领了结婚证,而婚礼时间还是明年五一,这么做只是为了抓住晚婚假的尾巴。

  而取消晚婚晚育假的传言也引发了网民的争论。网友“圣杰”表示:“婚假才3天怎么够用啊,光准备婚礼就得多少事要忙啊,我们是外地的,俩人回老家办婚礼,来回路上就得花两天时间;另外,现在年轻人普遍结婚晚,高龄产妇本身身体状况就差,如果真取消晚育假也有点不近人情吧?”

  本报记者 代丽丽

(责任编辑:宋雅静)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