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2015年12月28日 06:5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陈果静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企业有了更多的外部机遇。我国银行业积极帮助企业利用外汇金融工具进行风险规避,服务企业跨境融资和海外并购,取得了显著效果。在新常态下,银行业还要继续提升汇率避险工具,以及完善海外并购综合服务

  “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为我国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外部机遇,“走出去”的企业越来越多,步子也越迈越大。在这一过程中,汇率成为企业绕不开的话题。从长期看,人民币汇率将一改过去单边升值的状况,有涨有跌将成为常态,这使得企业面临着新风险,也对银行外汇服务提出了更多挑战。

  规避汇率风险

  “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汇率波动较大。尤其是今年8月11日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短期内出现了较大波动,使得企业对汇率波动更为敏感。尤其是一些企业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贸易往来时,采用美元进行结算,再将美元结汇成人民币,面临双重汇率风险。

  “汇率波动造成的损失甚至会吞噬盈利。”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吕林汉介绍,东南亚国家汇率波动较大,该公司在一个泰国项目上盈利1000万元,但汇率波动造成的实际损失却超过了千万元。

  在汇率波动加大背景下,很多银行都为外贸企业提出了“一揽子”解决方案。“我们与一些重点企业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为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其中就包括汇率组合产品。”进出口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助理黄旭华介绍。

  浙江天乐数码电器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年进出口业务量达到2亿多美元的企业,能否有效规避汇率风险影响着经营效益。当前,在汇率波动频繁的情况下,企业要避免汇兑损失,能借助的主要是远期结售汇、人民币掉期、期权、货币互换和跨境人民币结算等汇率保值工具。但这些工具专业性都较强,需要金融机构为其提供专业性的服务。中国银行绍兴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天乐数码的需求及其对汇率风险的承受能力,中国银行为其量身定制了汇率组合产品套餐,既能够控制汇率风险,还能够满足其增值的需求。

  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金融机构提供的汇率避险工具仍有待升级。据了解,目前汇率风险锁定期限一般为1年,这与一些企业较长期的需求无法匹配,且锁定成本并不低。还有业内人士指出,短期来看,企业可以通过汇率保值工具规避汇率风险,但长期来看,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使用,才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汇兑风险。

  便利跨境融资

  在帮助企业规避汇率波动风险的同时,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商业银行也在积极创新产品,为企业创造便利的跨境融资方式。

  “如果不是银行的快速反应,刚刚签约的项目可能就没了。”圣龙股份副总裁罗力成介绍,圣龙集团在获得捷豹路虎的全球项目后,需要在美国建立5个加工中心,每个加工中心的投入高达4000多万元,资金压力相当大。罗力成表示,由于是在美国建厂,公司也考虑了通过当地银行寻求支持,但因为对圣龙集团并不了解,给出的授信额度并不高。

  “当时,我们已经与客户约定了项目周期,生产设备什么时候到位、产品能不能顺利量产,都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罗力成说。

  在了解到圣龙集团的融资需求后,中国工商银行宁波市分行利用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宁波开展对外债权登记试点的优势,为其提供跨境贷款服务。工行向圣龙集团境外子公司直接核定授信,并向其境外子公司的NRA账户(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发放1000万美元贷款,解了圣龙集团的燃眉之急。

  依托对外债权登记试点的优势,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也积极开展跨境贷业务,截至目前,该行已为宁波企业在境外设立的机构累计发放跨境贷及各类融资近50亿美元。

  助力海外并购

  随着企业海外并购活动的日趋活跃,商业银行灵活运用外汇政策,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跨境并购服务。

  “去年开始企业海外并购的需求就急速升温,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企业对于海外投资更有信心。”浙江银监局党委副书记袁亚敏表示。

  针对日益增长的跨境并购需求,中行宁波市分行着手建立了宁波全市并购项目库,所辖各分支行提供立体化分层营销服务。据统计,该行2015年已经成功实现跨境并购业务2笔,正在跟踪的并购业务有18笔,其中跨境并购15笔。不仅是中行,多家银行也在加大并购业务投入。“宁波有50多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群体已成为并购需求的主力军。”工行宁波市分行副行长董继松表示。

  为便利跨国企业境内外资金的进出,商业银行积极为企业提供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此前,境外子公司和境内总部之间调拨资金过程较为繁琐。2014年,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逐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各家商业银行也根据企业需求,积极为企业提供这一服务。

  “今年1月,公司亟需从境外子公司跨境调拨3000万元,在了解到有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后,我们在工行绍兴分行开立了专用账户,并完成了跨境资金归集。”浙江龙盛集团财务负责人介绍,这一创新业务有利于提高跨国企业内部资金运用效率,节约其财务成本。

  除了银行业务创新,在海外并购中,企业还对金融服务有更多需求。“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离不开金融服务。”吉利集团公关总监杨学良表示,但在一些复杂的项目中,国内的综合金融服务仍然比较薄弱,如在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的过程中,海外金融机构收取了相当高的费用。目前来看,仅有少数的大型银行能够提供与海外并购相关的金融服务,且多半是提供平台服务,而真正收费较高的会计、审计、律师等配套服务上仍显薄弱,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经济日报记者 陈果静)

  

(责任编辑:秦宇雯)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