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河北内丘县加快推进产业扶贫工程

2016年01月05日 14:56   来源:邢台日报   

  针对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的实际,内丘县立足精准扶贫,因地制宜实施产业扶贫工程,去年已使9800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在山区,内丘县实施“洋槐头、板栗(核桃)腰、苹果柿子扎山脚”的立体生态发展模式。整合资金150多万元,在侯家庄乡摩天岭等11个重点贫困村实施“公司引导、贫困户实施、政府补助、教授保障”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以富岗公司为引导,贫困户种植果树政府给予资金补助,定期邀请河北农大、省农科院专家、教授长期开展技术指导,带动1200多个贫困户户均达到1亩优质苹果园,预计盛果期每年人均可增收4000多元。

  在丘陵区,大力发展“退农还果、果下药补”的新模式。全县投资270多万元,引导贫困户发展核桃种植,在核桃树下发展中药材种植,郝家赛、菩萨岭等10个重点贫困村的1900多名贫困人口实现人均1亩核桃树,刘家庄、西丘、等6个重点贫困村发展王不留、金银花等中药材种植3000多亩,涉及700多个贫困户,去年人均增收400多元。

  在平原区,加快实施设施农业大棚种植项目。该县投资400多万元,在庆源、十方、二十里铺、樊交台等6个重点贫困村建设设施大棚200多座,700多个贫困户通过种植反季蔬菜、早熟瓜果等,人均增收400元以上。

  针对“林果种植项目的见效较慢、贫困户的脱贫速度跟不上”的实际,内丘县根据贫困户自身实际和意愿,组织实施了一批“短平快”项目。在柳林、小良村、智家庄等15个贫困村发展肉驴养殖2000多头,对有枣仁加工基础的小杨庄、东石河、西石河3个贫困村给予设备补助100多万元,对孙家坡、西丘2个贫困村的150多个贫困户给予缝纫设备资金补助,使贫困群众可在农闲时间通过家庭式来料加工增加收入。全县去年投资1000多万元,修建道路26公里,塘坝15座,大口井20口,硬化生产场地6000多平方米;对发展项目前期资金有困难的贫困户,协调贷款1000多万元,贴息60多万元,为扶贫项目的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记者宁爽 通讯员石晓鹏 翟丽

(责任编辑:魏敏)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