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委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建成小康社会

2016年01月11日 16:03   来源:长江日报   

  中共武汉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三五”时期,是武汉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是推进经济总量 “万亿倍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关键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以上奋斗目标来制定。

  中共武汉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体会议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研究了“十三五”时期武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就制定“十三五”规划提出以下建议。

  一、“十二五”回顾总结及“十三五”面临形势

  (一)“十二五”时期武汉发展成就巨大。“十二五”时期,面对金融危机冲击和各种风险挑战,在中央和省委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紧紧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奋斗目标,同心协力、克难攻坚,圆满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武汉跃上发展新台阶。

  综合经济实力实现跨越。经济总量在副省级城市中由“十一五”末的第5位上升到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和增幅居副省级城市前列,进入全国城市第一方阵。工业实现倍增发展,服务业加快升级,现代都市农业加快发展,发展规模和质量效益同步快速提升。城市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三镇三城”、“1+6”空间格局加快构建,铁水公空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巩固提升,地铁成环、通达三镇,中心城区“三环十三射”快速路网基本建成,二环以内城中村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城管革命”深入推进。划定全域生态控制线,强力推进湖泊、山体生态保护和修复,成功举办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被联合国授予“可持续发展奖”。改革开放水平显著提高。制定实施《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在全国率先推出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等改革,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新突破。制定发布权力清单、程序清单、责任清单,工商登记、农村产权交易等改革稳步推进。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整体托管汉南区,一体化发展成效初显。空、铁、水国际通达能力大幅提升,在汉世界500强企业达到230家,新增美国、英国总领事馆,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步伐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文化建设成果斐然。“文化五城”建设深入推进,建成辛亥革命博物馆、汉秀、光谷国际网球中心等一批文化新地标,媒体融合发展加快,确立武汉城市识别系统,道德模范“群星现象”全国瞩目,城市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医疗资源总量和服务能力等均居同类城市前列,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警务机制改革成效显著,荣获“长安杯”,持续多年处于全国最平安城市之列。

  “十二五”以来,我们始终注重战略谋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超前谋划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武汉2049、“万亿倍增”、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等重大战略;始终咬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坚持工业主攻方向不动摇,强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服务业升级计划;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城市发展核心引擎,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深入实施一系列改革试点任务,努力使改革创新成为推动跨越发展的根本动力;始终坚持大规模推进城市建设,补欠账、强功能,不断增强城市功能和城市承载力,努力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大自然;始终坚持民生优先,保基本、兜底线、建机制,统筹做好各项民生工作,努力让市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体面、更有尊严;始终把抓党建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保障,坚决落实中央关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系列部署,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大力实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堡垒工程,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推进“治庸问责”、电视问政,努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干部队伍。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各负其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不断壮大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有效开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积极推动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不断取得新进步,形成民主团结、共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武汉仍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三五”时期,国际国内环境显著变化。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新的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十三五”时期,武汉必须也完全可以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塑造发展新优势,实现发展新成绩。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武汉科教人才资源丰厚,承担着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创新型城市试点任务,必须也完全能够更好认识、适应新常态,率先实现转型发展、中高端发展。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武汉是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在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承担国家重要使命,必须也完全能够加快高端要素集聚、提升辐射带动功能,在推动形成区域协同发展增长极中发挥更大作用。在“两型社会”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内陆开放高地构建等方面,我们也肩负使命、担当责任,必须也完全能够厚植优势、加快发展。

  同时,我们要坚定地落实好中央着力转方式、补短板、防风险,下大气力破解制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难点问题的战略要求,面临一系列紧迫任务:经济发展要加快从投资和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亟待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城市建设要从“填补欠账”向提升功能品质转型,亟待破解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空间拥挤等“城市病”,进一步增强交通、市政、生态等承载能力,传承文化根脉、彰显城市个性魅力;要确保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亟待加快建设法治城市、创新社会治理、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完成这些任务,亟待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综合判断,未来五年如果我们应对得当,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就会继续处于上升通道;如果应对不当,就有可能在城市之间的竞争中掉队。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武汉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信心,牢牢抓住历史机遇,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精力推进武汉改革发展,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二、武汉“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竞进提质、升级增效,以质为帅、量质兼取”工作方针,积极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大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共建共享的幸福武汉。

  ——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进一步做大做强经济总量,提高产业创新能力,促进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按照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系统、整体、协同推进各项改革,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开辟更大空间。

  ——坚持依法治市。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探索建立适应特大中心城市治理的法治体系,全面建设法治城市,使法治成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显著特征,成为城市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必须贯彻中央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不懈改进作风,坚定不移惩治腐败,不断提高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三)发展目标。全力打造经济、城市、民生“三个升级版”,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形成具有武汉特点的特大中心城市治理体系,基本形成国家中心城市框架体系,巩固综合经济实力全国城市第一方阵地位,中国中部中心地位进一步凸显。

  1、全力打造经济升级版

  ——发展动力升级。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基本建成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和国家创新型城市,保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实现规模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产业结构升级。工业化和信息化、制造业与服务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形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形成两个产值过5000亿元产业和若干过2000亿元产业,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2、全力打造城市升级版

  ——城市功能升级。三镇三城、“1+6”城市空间布局基本形成。支撑城市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建成,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智慧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

  ——城市品质升级。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汉派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文明武汉建设取得新成果。滨江滨湖城市特色更加鲜明,生态环境承载力不断增强,城市生活舒适度、便捷度不断提高,生态宜居武汉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3、全力打造民生升级版

  ——民生保障升级。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率先实现精准脱贫任务,市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幸福武汉建设取得新进展。

  ——社会治理升级。法治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面重构超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基本实现社会由管理向治理转变,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三、聚焦创新发展,加快培育发展新动力

  将创新作为引领武汉发展的第一动力,统筹发挥好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和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着力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增强有效供给能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构建发展新体制,打造武汉经济升级版。

  (一)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加快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规律、趋势,围绕加快发展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产业,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着力谋划建设一批重点平台、实施一批重点产业化项目、推进一批重点创新改革举措,打造更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统筹的产业创新体系,打造促进产业承东启西转移和调整的战略支点,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

  实施产业创新能力倍增计划。支持各区、开发区、功能区大力建设标准化、智慧化、专业化科技园区,加快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多园”试点,将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行先试政策逐步推广到全市各科技园区。大力引进世界和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研发机构。大力支持国内外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在汉设立工研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高校院所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建设国家光电实验室、精密测量研究院等,筹划建设国家智能制造实验室。依托企业、高校院所,建设若干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完善创新配套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武汉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建设,积极完善检验检测认证等服务平台,培育聚集一批技术交易、知识产权、科技咨询、人力资源等领域服务机构和企业。探索推进知识产权资本化、证券化交易试点,积极争取获批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设立武汉知识产权法院。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科技园区、创新平台、研发机构、人才资本要素、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等规模数量和创新能力实现倍增发展。

  实施“创谷”计划。遵循创新创业生态化集聚发展规律,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合理规划布局创新创业空间,集聚创业人才、孵化器、资本等创新要素,构建企业、技术、人才、资本自由流动、相互吸引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全国低成本创新创业中心。新城区结合工业园区升级和新城镇建设,打造若干产业特色鲜明、综合配套完备、生态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宜居的“创谷”。中心城区依托高校院所周边区域、旧厂、旧村、旧商业设施等更新改造,打造一批创业街区、创业生态园区。加快建设“大学之城”,联合高校院所打造环高校院所产业创新带。创办引进一批高水平创新创业活动、赛事、论坛,提升集聚国际创新创业要素资源的能力水平。加快发展创业教育,支持创办各类创业学院和培训机构。积极培育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加快构筑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际性人才高地。重点在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领域,加强产业创新领军人才、创新创业投资者、草根创新创业者等各类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与他们结成命运共同体、奋斗共同体。探索完善产业创新领军人才及团队市场化引进机制,量身定做专项政策举措,提升武汉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实施摇篮工程,大规模建设各类青年创业公寓、创业社区,最大限度降低创新创业成本。设立天使投资母基金,超常规发展壮大天使投资人队伍,完善风险投资机构风险补偿、投贷联动等机制,大力集聚海内外科技金融机构,建设“天使之城”。

  打造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国际人才自由港、海外人才离岸创业基地。加强与国内外创新城市和区域的合作,支持建设国际合作研发机构、孵化器、科技园区等。鼓励本土企业到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并购中小型科技企业。支持外资在汉设立研发机构、参与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承接政府科研项目等。

  构建完善具有武汉特点的创新治理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从科技管理向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布局、评估和监管等创新服务转变。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企业、高校院所三方共同参与的创新组织和协调推进机制。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企业创新创业活动的管制,探索创新市场监管、行业治理的法规、制度、机制,建立完善有利于新技术应用、个性化生产方式发展、智能微电网等新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广泛拓展、使用权短期租赁等分享经济模式成长的配套制度,鼓励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在初创期野蛮生长、自由发展。完善创新投入和监管机制,主要采用政府引导基金、财政后补助等方式,进一步提高科技专项资金使用效率。

  (二)加快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推进“武汉制造2025”行动,构建“现有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有机更新的“迭代产业体系”,打造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育成区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支撑城市持续较快发展。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围绕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产业,加快布局推进一批重大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培育壮大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加快推进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为新的支柱产业。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布局移动互联、物联网、光电子、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地球空间信息、智能终端等领域,加快推进武汉新芯大容量存储芯片、华星光电第六代低温多晶硅面板等重大项目,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基地。生命健康产业,重点布局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精准与智慧医疗等领域,将光谷生物城打造成为“亚洲一流、国际知名”的生命健康产业园区。智能制造产业,重点布局发展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智能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智能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家居等智能产品,打造国内重要的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基地。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商用航天、通用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推动现有支柱产业向中高端升级。以汽车及零部件、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烟草食品、家电轻工等支柱产业为重点,加快关键技术创新和品牌培育,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效融合。支持龙头企业积极扩大先进产能,加快产业战略重组。发挥研发设计对产业升级的引领作用,积极培育引进产业链中高端环节核心企业、关键项目。加快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推进军民融合协调发展。

  超前谋划发展未来产业。着眼未来5-10年全球产业发展前沿,超前布局人工智能、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3D打印、可穿戴设备、石墨烯材料、生物质能等领域,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实施制造智能化提升工程,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支持重点行业领域建设工业云服务和大数据平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云制造、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模式,推动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改造,全面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实施“四基”强化工程,加快提升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工业基础创新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构建较为完善的产业技术基础服务体系。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装备、汽车等再制造,打造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企业,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实施制造业质量、品牌、标准建设工程,鼓励和支持企业、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等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制定,组建重点领域标准推进联盟和研究基地,引导企业追求卓越品质,不断提升武汉企业品牌价值,培育形成一批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武汉名牌”。

  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实施领军企业计划,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领域和现有支柱产业重点领域,坚持设施配置全球领先、运行机制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培育、吸引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实施科技“小巨人”计划,建立递进式企业成长促进政策体系,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价值品牌高的行业细分领域“小巨人”企业。实施精准服务企业工程,完善“线上线下”行政审批办事流程,形成网上办理的“非接触”、全覆盖工作格局;进一步明确市、区、街三级服务企业的责任分工,建立信息化服务企业流程,做到精准高效服务企业。

  (三)加快建设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全力应对互联网对我市传统商贸业中心地位的挑战,全力实施现代服务业倍增计划,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升级,增强武汉跨行政区域配置要素资源、服务生产生活的功能。

  建设国家物流枢纽。依托天河机场建设“空铁公”多式联运物流枢纽,依托阳逻港建设“水铁公”多式联运物流枢纽,推进“铁水公空”无缝对接,初步形成连通国际国内“轴辐式”客货运转乘分拨体系。提升物流业发展层次,加强与世界物流枢纽城市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大力发展供应链管理、综合贸易物流、物流金融服务等现代物流业态,初步形成国内物流供应链管理中心和全球供应链管理重要节点框架。

  建设国家商贸中心。大力发展垂直电商、跨境电商、C2M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培育多元化电商主体。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巩固国内市场枢纽地位。积极发展多层次商业中心和多样化新型商业业态,保护传统老字号品牌,推动传统特色商业街区转型升级,集聚国际知名消费品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街商圈和品牌活动,实现在武汉“买全国”和“买全球”,打造中部时尚购物中心。

  建设中部金融中心。积极开展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创新试验。推动互联网与金融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民生金融、投资银行、融资租赁等新业态;大力引进和培育各类金融机构,鼓励、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提升金融后台服务功能。构建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深入推进“新三板”试点,加快发展“四板”市场,力争获批开展公募股权众筹。提升金融资产、大数据、农产品等交易所功能水平,建设大宗商品、物流等特色交易平台,完善“武汉价格”指数体系。

  建设设计之都。提升武汉工程设计产业在全球的整体竞争力。发展时装、珠宝等时尚产业,加快推动自主时尚品牌产业化、集群化发展。积极发展工业设计、数字动漫、网络游戏等创意产业。提升武汉设计双年展、武汉国际时装周、武汉工业设计周等活动国际影响力。推进文化创意设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积极申报“世界设计之都”。

  建设国家级会展中心和国家旅游中心城市。促进会展与制造业、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进一步做优做强现有会展品牌,策划和实施一批有重大影响的会展项目,引进和培育一批综合性、专业性、国际性大型会议和品牌会展。策划引进一批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的大型旅游项目,培育一批彰显武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策划建设邮轮游艇中心。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吸引国内外公司地区总部和各类功能性机构落户,引进法律、咨询、会计、审计、评估等专业服务机构,发展精细化、高品质的生活性服务业。

  (四)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以工业化信息化引领农业,以现代服务业提升农业,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建设全国性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支持建设新型农业研发机构和孵化器,建设国家生物农业产业化基地。着力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建设具有地域特色、辐射全国的种子基地。完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

  建设全国智慧农业示范市。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加快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探索建立区域性农业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提档升级,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构建农产品市场流通新格局,促进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休闲观光等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农业龙头企业。

  巩固完善农业制度保障体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推进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建立工商企业流转农业用地风险保障金制度,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流转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五)拓展发展新空间。加强分类指导和统筹协调,强化功能定位对区域发展的引导作用,形成发展导向明确、要素配置均衡、空间集约集聚的发展格局,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

  提升开发区、功能区综合竞争力。充分发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中国内陆自由贸易区政策先行先试叠加和联动优势,促进创新要素和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高度集聚发展,加快建设“自由创新区”。推进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向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转型升级,支持东风公司等企业抢占智能产品发展制高点,支撑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高度集聚发展,打造“中国车都”升级版。依托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口主城区和江北新城区部分区域,推动国家级新区“长江新区”落地,努力打造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战略承载区。推动武钢、武石化、中韩石化升级改造,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一流生态化工园区。推动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文化旅游生态风景名胜区。

  拓展中心城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抓住“三旧”改造、城市更新的机遇,加快建设武汉中央文化区、武汉中央商务区、武汉汉正街中央服务区、江岸沿江商务区、武昌临江商务区、青山滨江商务区、国博会展商贸区、杨春湖高铁经济服务区等商务区。同时,坚持错位发展理念,推动各区围绕科技服务、生命健康、教育服务、现代商贸、创意时尚、现代金融、文化演艺等领域,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增强新城区综合实力。完善工业倍增发展区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园区智能化、集约化、循环化发展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综合配套完备、生态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宜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成为武汉发展的新支撑。

  (六)高标准、高水平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把握信息化加速向互联网化、移动化、智慧化演进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推动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努力把武汉建设成为全面感知、泛在互联、高度智能的智慧城市。

  实施信息基础设施工程。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建设武汉超级计算中心,发展一批大数据云计算研究院和应用中心、大数据交易所等功能平台。适度超前布局高速大容量光通信传输系统,争取在武汉地区率先实施5G商用,尽快实现100M宽带入户,成为国内带宽和服务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实施“互联网+”和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把武汉建设成为“互联网+”创新创业试验场,超前布局物联网,谋划“物联网+”发展。推进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实施“光联万物”行动,建设全球领先的物联网示范园区。推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建设车联网、智能家居与智慧社区等研发基地,打造智慧经济开发区。联合国内信息产业领军企业,采用PPP模式,加快推进智慧平安、智慧交通、智慧水务、智慧管网、智慧城市家具、智慧电网、智慧商圈、智慧社区、智能建筑等建设,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

  实施智慧政府工程。大力推进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开放共享工程,建设政务大数据中心,组织优势云技术企业合力打造政务云、医疗云、教育云、交通云等示范样板工程,推进公共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开发利用。建立以市民和企业为中心的政务公开服务平台体系,提供线下线上智能化、平台式服务,逐步实现惠企惠民政策标准化、清单化,实现主要事项一个部门、一个平台、一个页面网上办理,实现数据及政务服务信息向公众主动推送功能。推动公共数据与社会商业数据的汇聚整合,开发各类便民应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探索建立政府首席信息官制度。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建设,完善信息安全制度。大力发展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加快推进应用示范。

  (七)着力构建发展新体制。紧紧围绕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转变政府职能,着力破除制约转型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放宽市场准入,以制定负面清单为抓手,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各种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落实中央各类退税政策,切实减轻企业税负。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制企业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加快市属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使国有资本重点投向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规范的公司治理,强化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改革完善要素市场体系,进一步推进水资源等价格改革。整合建立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全面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健全信用联动奖惩机制。

  进一步提高政府效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程序清单,简化办事程序,探索设立行政审批局,变“多头受理”为“一口受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健全事中事后监管。积极稳妥实施大部门制,探索形成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要求、体现特大中心城市功能特点的现代政府架构,建立从企业设立到退出全过程规范管理制度及适应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企业运营服务虚拟化等特点的管理服务方式。改革和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整合市、区两级执法主体,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增强行政执法的严肃性、权威性。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开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