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低头族”的行列。生活中,不少父母在陪孩子的时候,也总是忍不住刷微博、朋友圈或者玩游戏,忽略了与孩子的互动,往往人在“陪”而“心”不在。最近,网络上很火的几篇小学生日记,让这些“低头族”父母成为了讨论的热点。
小学生日记:被“低头族”父母伤了心
前段时间,重庆一名小学生写了一篇作文,被称作“最辛酸小学生作文”,作文的题目原本叫《我的爸爸》,但后来又改成了《爸爸看手机》。在文章的第一段里,孩子描述了爸爸的外形,从第二段开始,就说起了爸爸的习惯:看手机。
小学生:我的爸爸很爱看手机,每次有空他都会拿出手机来看。有一次,我叫爸爸进来跟我一起看书、玩、画画,可我叫完后,爸爸没听见,还是没有进来,害我叫了很久很久,终于把爸爸叫进来了,爸爸进来的时候还拿着手机。
在杭州,同样是一名小学生,他是通过一封信,表达了自己对爸爸看手机的不满。
小学生:我知道您工作很辛苦,但不知为什么自从您换了新手机之后,您就再也不和我说话了,不关心我。
之后,这名小学生举了一个爸爸只顾发微信而没有辅导自己作业的例子,他是这样描述自己感受的。
小学生:爸爸,您是我的亲人,我最亲的亲人,您为什么对我那么冷漠。我想对您说,少看一个微信,对我多一份关心和关爱,好吗?
父母觉得没关系 孩子其实有意见
看到这儿,不知道电视机前的家长朋友是什么感觉,您是不是也如此对待过自己的孩子呢?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如果经常在孩子面前看手机,孩子会有哪些想法呢?
小学生:我写作业的时候,我妈妈在我面前看手机,我有一种特别不想写作业的感觉,就特别想跟我妈妈一起玩手机。
小学生:我爸爸不经常玩手机,但我妈妈经常玩,玩的不是游戏,就经常玩微信,星期天的时候我作业都写完了,她就一直玩微信,我让她别玩了,陪我,她说你还没背诗,要不背一篇古文去。
小学生:我妈妈整天几乎都离不开手机,就连上厕所都带着手机去看,在我写作业的时候也在看手机,等我遇到不会的题,让我妈妈教时她才不看,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她也看手机,我提醒我妈妈说那么晚了,赶紧关手机睡觉,我妈妈就不听我的话,一整天都不离开(手机)。
那么对于这个问题,父母是怎么看呢,记者趁着放学时间来到太原市几所小学门口,发现不少家长都是边看手机边等孩子。
记者:你觉得当着孩子的面看手机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吗?
小学生家长:没有那种感觉,没什么影响吧,他干他的,我干我的,他看他的书,我看我手机上的书。
小学生家长:没啥影响,(为什么?)小孩回去该写作业该吃饭了,他有他要干的事,我有我要干的事,我也不可能坐在那,一直瞪大眼睛看着他,而且你老看着小孩也不会有啥好处。
采访中,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应该有自己的计划和安排,在这个时候,家长没必要因为孩子放弃自己的事情,但也有些家长不这么认为。
小学生家长:毕竟现在手机孩子们也要玩,所以说对他的影响也挺大的,所以为了不让他玩,只能从大人做起。
小学生家长:我觉得这个肯定有影响,作为大人来说,你不能给孩子一个很好的环境,你该学习的时候或者该玩的时候不能玩或者学习,你就知道在那看手机,你不能起到一个带头作用。
对于这些家长,他们的做法是很少在孩子面前看手机,还有一部分家长,虽然感觉这样做会对孩子有负面影响,但却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
小学生家长:肯定有影响,言传身教,我觉得现在社会上智能手机普遍都普及了,对孩子也有影响,现在小孩学的可快了,你都不用教怎么上网 他自己就全都学会了,(但是您有时候还是会在孩子面前看手机?)是,免不了的事情,自律不了。
心理专家: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这个问题,家长们都有各自的看法,那经常在孩子面前看手机到底是否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呢?家长们又该如何做呢?来听听专业心理老师的说法。
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几乎是把自己大部分的闲暇时间都交给了手机,而对于父母来说,给手机的时间多了,给孩子的时间自然就少了,这就会让孩子感觉到,家长更多的是在陪手机,而不是陪自己。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心理健康中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王宋芳:家长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关注不到孩子, 孩子就会有一种被忽略的感受,他觉得自己不重要,长此以往,孩子会有一些孤僻的性格,不太愿意跟人交流、沟通。
采访中,不少孩子和家长都提到了,在孩子写作业时,家长会在一旁看手机。对于这种做法,心理专家认为也是不可取的,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专注力,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甚至是无法理解的。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心理健康中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王宋芳:家长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很不好的榜样,有些孩子会认为,自己玩手机是很正常的,所以有一天当他向父母提出玩手机的要求的时候,很大程度上会被父母拒绝,他会产生很强烈的不平衡感,这个时候就会影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父母的威信就会大大下降。
心理专家认为,家长回到家后并不是完全不能看手机,而是要注意适度,同时加强和孩子的沟通与互动,而非仅仅是陪着。
建议家长朋友们,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来高效专注地陪伴孩子,将生活的天平更多偏向孩子。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