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内蒙古"十二五"进出口贸易值近4000亿 增长4成

2016年01月19日 19: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乌瑶董乐

  19日,呼和浩特海关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内蒙古自治区外贸情况。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十二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累计进出口3917.8亿元(人民币,下同),比“十一五”期间增长42.5%。

  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十二五”为中国国民经济计划中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起于2011年,止于2015年。

  内蒙古地处中国北疆,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中通联俄蒙的重要节点,境内二连口岸(中国对蒙最大陆路口岸)和满洲里口岸(中国对俄最大路路口岸)为出入境通道的两条欧亚通道已运营多年,承载着欧亚大陆间重要的货运任务,另一条锦—珠—乔欧亚通道也正在规划筹备当中。

  中新网记者在梳理时发现,“十二五”期间,内蒙古每年外贸总值均超700亿元,但波动幅度较大。比如:2014年进出口总额近900亿元,相比上年增长19.8%;紧接着在“收官之年”2015年缩水至790.4亿,下降11.6%,其中出口值、进口值降幅均超10%。

  呼和浩特海关综合统计处处长焦志军在分析时2015年贸易值“缩水”时表示,要从进出口两方面来分析原因。

  进口方面,2015年内蒙古进口量值前五的商品为铜矿砂、进口锯材、铁矿砂、原木、煤炭,超过进口商品总量的90%,进口值近300亿元。而这五种商品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下跌,尤其铁矿砂价格跌幅突破30%。“从这个角度来说明,内蒙古(对外)贸易值的下降,主因是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

  “同时,也随着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大宗商品进口量的增速也有所放缓。内蒙古铜矿砂、原木、煤炭的进口量也有不同程度下降。”焦志军如是说道。

  出口方面:“主要原因在于外需低迷。”焦志军表示,当前国际经济总体复苏乏力,导致全球贸易进入霜冻调整期,抑制了中国、乃至内蒙古的出口增长。“2015年,内蒙古仅机电产品出口值就下降了近2成,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下降了超18%,这是近年来少有的情况。”

  但单论内蒙古“十二五”这五年的外贸成绩而言,“这个增幅是相当大的。”焦志军表示,内蒙古“十一五”时期外贸基数相对较低,“十二五”是内蒙古对外开放的重要五年,所以取得了如此喜人成绩。

(责任编辑:石兰兰)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