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寒潮致上海高挂三预警 开启逾60小时"冷冻"模式

2016年01月23日 16: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李姝徵

    “超级寒潮”来袭,上海寒潮蓝色、大风蓝色、霜冻橙色三预警高挂。据上海气象部门预计,23日午后起,上海气温将持续低于0℃,“冷冻”时长或超60个小时。

  随着北方的强冷空气前锋抵沪,申城近30年最低气温正步步逼近。

  22日17时,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气象部门预计,23至24日申城过程降温幅度将达7-9℃。其中当天最低温将降至-3℃,最高温仅在冰点;而24日最低温更将跌至-7℃,最高温则保持在-4℃左右。

  官方预报显示,23日午后至26日早晨,申城气温将持续低于冰点,上海将被“冷冻”超60个小时。

  “瑞雪兆丰年”,久不见雪的沪人盼望着在这轮“超级寒潮”中一睹雪花飞舞的美景。然而,沪人所盼望的鹅毛大雪并未出现。

  22日晚,上海飘起了零星雪花,当日一早,市区的屋顶上出现了薄薄积雪。但对上海人来说,2016年初雪实在来得太小了,仅青浦、金山、松江等一些外围区县的居民“结结实实”地看到了雪花。

  许多网友打趣说“我棉毛裤都穿好了,结果没下雪。上海的雪到哪里去了?”

  “上海高空倒是下起了大雪,”在静安寺上班的白领马晓柔告诉记者,“21日下午,我在55楼的办公室看见窗外飘起鹅毛大雪。”但当她兴奋地跑出写字楼却发现,在高空纷纷扬扬的大雪未等落地就成了雨滴。

  比起城区近地面,陆家嘴的摩天楼迎来了更壮观的雪景。在“上海第一高楼”上海中心的121层塔罐区,最厚处积雪竟达到了15厘米。“鹅毛大雪的确光顾过申城,只是海拔有点高罢了。”网友调侃道。

  对此,上海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张瑞怡解释,这与上海三面临海的地理位置、近地面气温较高、近地面风向不同以及城市热岛效应等多重因素有关。

  虽然大雪未光临申城,但其他地区的雨雪却影响了上海旅客的出行。

  记者获悉,从22日上午开始,沪昆高铁、京沪高铁多个车次出现不同程度的延误。其中,京沪高铁22日中午开始到晚间共有30个始发列车受到影响;沪昆高铁22日上午受到寒潮雨雪天气影响,经过沪昆线杭长段(杭州到长沙南)的10趟高铁列车出发时发生延误。

  降雪已去,冰冻仍盘踞申城。截至记者23日发稿时,上海全市气温普遍在-1℃到-3℃之间。

(责任编辑:庄彧)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