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云阳努力建成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

2016年01月26日 08:30   来源:重庆日报   

  长江云阳段“一江碧水,两岸青山” 摄/熊彬

  美丽宜居的云阳滨江公园沿线 摄/熊彬

  摩托车城市登梯竞技赛 摄/刘兴敏

获得“鲁班奖”的市民文化活动中心广场举行千人坝坝舞 摄/熊彬

 

  近年来,云阳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立足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因地制宜确立了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生态经济示范县”目标,走“生态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产城融合城镇化、城乡统筹一体化”的路子,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库区后续发展与扶贫开发并举,着力引导人口相对聚集和超载人口梯度转移,着力涵养保护好三峡库区的青山绿水,促进库区人民安稳致富,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互促共进。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云阳人居环境不断优化。“一江四河”水质稳定在Ⅱ-Ⅲ类,森林覆盖率达到50%,长江两岸绿化达70%,场镇垃圾、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6%、80%。荣获全国林业先进集体,成功创建国家级环境保护模范县,是全国3个资源再生型城市之一,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龙脊岭生态文化长廊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市民文化中心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三峡梯城整座城市获评国家级4A级景区,被誉为“库区最美城市,中国的戛纳”。先后囊括了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县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等国家级金字招牌。

  云阳在短时间内能够取得如此成绩,得益于县委、县政府一以贯之坚持生态环境一盘棋的战略。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筑牢库区生态屏障,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守住耕地、林地、森林3条生态保护红线,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实施重要水源地、长江岸线石漠化综合治理。严守“五个决不能”的底线,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强化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深入实施“环保五大行动”,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开展清洁能源改造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超额完成了节能减排任务。

  同时,围绕生态建设,云阳三大产业实现了绿色崛起。生态农业提质增效,构建起“3+2+X”生态农业发展格局和“两廊三带”空间布局,特色效益农业指标全市第一,柑橘产销量和肉牛、山羊出栏量稳居全市前列,并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等殊荣,在全市率先创建“天生云阳”农产品品牌。生态旅游异军突起,成功创建龙缸、张飞庙、三峡梯城3个4A级景区,龙缸创建国家5A级景区通过国家资源与景观评审。云端廊桥引爆龙缸旅游,龙缸景区已经成为中国旅游新地标。生态工业不断壮大,初步建起特色资源加工、新材料、劳动密集型轻工业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生态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产业的大发展也为脱贫攻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5年,云阳计划中的36个贫困村、15690户贫困户已达到脱贫越线目标。

  在生态保护的大旗下,更加引人注目的是云阳将开放发展、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抢抓“万开云”一体化协同发展机遇,依托郑万高铁、沿江铁路和长江黄金水道大通道作用,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大格局。加强与长江沿线及周边省市的产业合作,特别是融入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把生态旅游逐步培育成为支柱产业。着力营造良好的开放环境,加强对外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吸引国内外先进要素集聚。着力建设重庆市创业型城市,目前,已建成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创新创业平台4个,新增市场主体6592个。

  “十三五”时期,云阳县将继续深入推进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立足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功能定位,坚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新的发展指挥棒,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坚持走生态立县、绿色发展之路,守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让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积极主动融入“万开云”板块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推动交通互通,产业互补,资源要素共享,实现错位、协同、联动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努力将云阳建成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

  文/伟平 刘玉珮 图片除署名外由云阳县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