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推协调发展:交通互联 产业对接 污染共治

2016年01月26日 09:23   来源:天津日报   

  五大发展理念中,“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京津冀协同、城乡一体、区域联动,厚植发展优势,补齐发展短板,不断提升整体效能,增强发展后劲”,政府工作报告浓墨重彩“协调发展”,引起代表、委员共鸣。连日审议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既是过去成绩取得的经验所在,也是今后五年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内在要求。

  加快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

  构建海陆空立体交通网

  城市发展,规划先行。市人大代表、市规划局局长严定中表示,今年天津将在市域总体规划调整深化基础上,积极推动滨海新区和区县城乡总体规划修改工作;完善功能疏解平台规划,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提供有效载体;完善提升港口、机场、铁路枢纽总体规划,编制市域综合轨道交通规划,提升天津交通枢纽地位,为“十三五”良好开局提供保障。

  “我们要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当好先行官,加快构建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市人大代表、市交通运输委主任王福山表示:“今年在推进区域交通协调发展中,要实现五个率先突破。在优化规划布局上率先突破,加快建设‘八横六纵’高速公路网,尽快消除普通国道‘瓶颈路’。在发展海空两港物流上率先突破,打造国际物流分拨基地,推动物流运输集散向物流交易集成转变。在完善航运功能上率先突破,推动航运保理、交易、咨询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在运输服务协同上率先突破,积极推进ETC联网运行,区域交通‘一卡通’、毗邻地区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在港城发展协同上率先突破,着力解决港城交通环境和交通矛盾。”

  交通互联产业对接污染共治

  三领域推进协同发展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从顶层设计和规划阶段,全面转向实施和落地阶段的最关键一年。市人大代表、市发改委主任肖松表示,要下力量在交通、环保、产业三个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在交通领域,推动京唐、京滨两条高速铁路全面开工建设,开工建设南疆深水原油码头等重大项目,提速交通一体化。在产业方面,要积极做好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继续促进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合作,促进一批项目和机构落地,加强与河北省的产业对接合作,拉长和延伸产业链链条,形成集聚效应。在生态方面,要下更大力度实施三地防治大气污染的联防联控,打好防污治污“组合拳”,确保PM2.5浓度持续下降。他透露,今年一季度国家可能批准京津冀协同创新的总体实施方案,要围绕突出北京国家创新中心、天津产业创新中心和河北省产业化基地的分工定位,把创新链、资金链、企业链、生态链构筑好,形成协同创新的良好局面。

  此外,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中,今年示范小城镇建设新开工农民安置住宅150万平方米、竣工300万平方米,继续推动“三改一化”改革,让农民进城后真正实现安居乐业有保障。

  补齐“短板”提升质量效益

  推动建设高端产业体系

  协调发展,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补短板,扶持发展薄弱领域做大做强。“开发区的当务之急就是如何进一步提升发展的质量效益。”市人大代表、开发区工委书记许红星说,开发区当前面临高端产业外资企业回流和中低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外迁的双重压力,质量效益好、成长空间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本土培养起来的企业所占比重还较低,这些都是短板所在。

  许红星表示,下大力度补齐短板,要靠创新驱动,通过各种扶持政策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十三五”末,开发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要达到1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小巨人企业650家,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达到“半壁江山”。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难得机遇,弥补规模大但效率、效益和质量相对较低的短板。要调结构,大力推动转型升级,“十三五”期间,开发区将打造电子、汽车、石化三个三千亿产业集群和装备制造、医药健康两个一千五百亿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80%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三产增加值80%以上,在新一轮发展中再上新水平。

(责任编辑:秦宇雯)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