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杀人嫌犯为逃命跳下四楼:想不到警察也敢跟着跳

2016年01月30日 08:44   来源:钱江晚报   汪子芳

  “我是没得选,为了逃命才跳楼,想不到警察也敢跳。”这是杀人嫌犯巫某被抓之后的第一句话。此时,他已经潜逃了17年。

  他口中的警察,是温州鹿城刑侦大队重案中队的中队长戴润渊——为了抓捕嫌犯,他跟着巫某从四楼纵身跃下,一路穷追不舍。

  逃了17年的嫌犯现身

  为逃命跳下4楼

  巫某是四川邻水人,1999年他来到温州市区打工,当时因为琐事,他与同乡包某发生纠纷,他纠集另一名嫌疑人,拿着斧头、刀将包某砍倒在地。

  包某因伤势过重而亡,巫某和同伙双双潜逃。17年里,鹿城警方一直都在追逃巫某。

  近日,鹿城警方接到线索,巫某的妻子在老家买了一间民房,加上春节将近,警方判断,巫某极有可能回家。

  于是,鹿城刑侦大队重案中队的中队长戴润渊,带着两名同事再次奔赴邻水。当地警方也派出两名警力配合抓捕。

  这是一个四层小楼,巫某家的房子在二楼,唯一的出入口就是一条十几米长的弄堂。民警在弄堂附近蹲守了三天,一直不见巫某的踪影。

  1月19日上午10点多,事情有了转机,巫某的妻子和一名男子回家,神态亲密,男子还拉着一个行李箱,显然刚从外地回来。

  这个人是不是巫某?当地民警借机喊住了巫某的妻子;但男子非常警觉,加快脚步,径直走向楼上。

  戴润渊发觉情形不对,便快步跟上男子,谁知男子撒腿就跑,他也一路紧追上去。这名男子跑到顶层4楼,眼见自己无处可逃,竟然纵身从4楼跃下,跳到紧邻的一间废弃厂房的泥地上,往远处逃去。

  刑警紧随跃下

  终于将人拿下

  “我当时距他只有五六米的距离,而其他民警从大路赶来支援,至少需要五六分钟的时间。”眼见嫌犯从眼皮子底下逃开,戴润渊决心追上去。

  戴润渊站在四楼的楼梯口往下望,发现厂房地面是泥地,但垂直高度至少有七八米,他打量了一下,发现旁边两三米远的地面有堆稻草,他一咬牙,从稻草堆上方一跃而下,顺着男子方向追了过去。

  “当时脚有些扭痛,但是没多想,追逃犯要紧。”戴润渊跳下来之后,却不见了嫌犯的踪影,戴润渊知道他不可能跑远,便通过手机呼叫同伴赶过来增援。

  “我在角落看见了巫某的一角衣服,就待在附近,一边盯住巫某的动向,一边等待同事支援。”

  为了麻痹巫某,巫某用普通话告诉同事,要四处仔细搜索,他又用温州话告诉两位温州民警,嫌犯在自己这个方向,赶快过来增援。果然,民警在墙角处抓住了逃犯,他正是嫌疑人巫某。

  随后,巫某被送往医院检查,被确认为脚跟骨骨裂。1月25日,经过几天的治疗之后,三名民警将巫某押解回温。

  “我跳楼是为了逃跑,没想到警察也敢跳。”巫某被抓后,却对戴润渊由衷地佩服。

  他说这是职业本能

  其他的,只字不提

  “早知道我就不逃了。”说起这17年里的逃亡经历,巫某有点心酸,他在广西、广东、重庆、云南、新疆都待过,不敢住在城市里,只能在城乡结合部打工,骑三轮车、搬运货物、做泥瓦工。

  巫某说,自己以前没想过,警察也这样拼命,对待嫌疑人,也能够帮忙抢救医治,非常尊重嫌犯。也因为这样,巫某在提审过程中,十分配合警方的调查,在审讯中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犯罪行为。

  “当时没有多想,在逃17年的嫌疑人,不能再让他逃掉了。”回想自己跳楼追捕嫌犯的行为,戴润渊坦诚地说:“在当时那个紧要关头,这大概就是民警的职业本能吧。”

  对于当时可能出现的危险,这位从警11年的民警只字未提。

(责任编辑:王子威)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