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充电"暖宝宝"意外爆炸5岁男童被烫伤 获赔2万

2016年02月01日 15:10   来源:中新网   李姝徵 陈卫锋

  大冷天,为了给孩子取暖,年轻妈妈从街头买了个电热水袋。哪知,这“暖宝宝”如一颗“定时炸弹”般在床上发生了爆炸,把5岁的小朋友烫得不轻。由于在赔偿问题上谈不拢,这位母亲把厂家和经销商一同告上了法庭。记者1日获悉,经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少年庭法官调解,双方近日达成协议,被告一次性赔付2万元。

  电热水袋爆炸5龄童被烫伤

  去年年初,江西的段女士带着5岁的儿子翔翔(化名)到上海来看望外公外婆。时值冬季,天气非常寒冷,段女士就在街头的一家小百货店购买了一只电热水袋。当天晚上,翔翔正在床上玩耍,段女士把充好电的热水袋放到他怀里,她本打算先去门口停放好电动车,再回来哄儿子入睡。谁知刚打开房门,背后便传来一声巨大的响声,段女士回头一看,竟然是热水袋发生了爆炸!被烫伤的翔翔疼痛难忍、哇哇大哭,心急如焚的段女士赶紧把他送到医院治疗。

  第二天傍晚,段女士再次来到百货店,向老板李某讨要说法。李某当场与浙江宁波的生产厂家取得联系,并与段女士初步达成私下协商解决意向。但因在赔偿金额上一直未能达成一致,且翔翔治疗时间过长,前后一共住院66天,段女士最终决定,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权益,请求法院判决二名被告支付医疗费、交通费、护理费等费用共计24800余元。

  法官组织调解厂方愿赔2万

  庭审过程中,段女士认为电热水袋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说明产品质量不过关。厂方则认为,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原告使用电热水袋不当,并缺乏监护,电热水袋的质量没有问题。庭上,厂方还出具了产品检验报告。由于原被告都在庭上表达了进一步协商的意愿,在法官的积极调解下,双方当场达成调解协议,由厂方一次赔付翔翔人民币2万元。

  法官提醒,出于方便,许多人家会在冬天购买电热水袋用来御寒,因产品质量不过关、使用不当等问题造成电热水袋故障甚至是发生爆炸的案件多见报端。因此务必谨慎购买,正确使用。如果确实需要,最好去大超市购买,选择有3C认证的正规产品,并保存好相关购物凭证、产品证明及外包装,损坏后留存原物,以便在发生质量问题时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责任编辑:王子威)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