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青海在三江源推广"带走一袋垃圾"环保行动

2016年02月02日 17: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孙睿 张添福

  已经在长江源第一镇—青海唐古拉山镇实行4年的“带走一袋垃圾”环保公益项目,日前获得了青海省官方的肯定。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江河”负责人杨欣2日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希望该项目能为高原垃圾的回收和运输做出示范,解决高原牧区垃圾污染的问题,减少垃圾对长江源水环境的威胁,改善长江水源地环境状况。

  唐古拉山镇位于长江源区,平均海拔高度4500米,是由青海进入西藏的交通要道。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外来游客的涌入,大量不可降解垃圾,威胁到了生态环境本已极为脆弱的长江源区。

  在唐古拉山镇,由“绿色江河”发起的“带走一袋垃圾”公益项目始于2012年。绿色江河志愿者鼓励当地牧民捡拾塑料瓶、金属罐,而后由志愿者将回收的垃圾进行分类、打包,并动员自驾车游客带至400公里外的格尔木市。

  据统计,2015年全年,唐古拉山镇牧民共捡拾塑料瓶、金属罐等共计37146件,废旧纸板等约3皮卡车,长江源区约20000平方公里的垃圾得到了清理,而后近千名当地农牧民、驻军部队和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以及2000多名途经游客共计带走垃圾1002袋。

  唐古拉山镇镇长尕措拉毛表示:“‘带走一袋垃圾’项目实施了4年,得了当地牧民的支持,现在镇上的牧民环保意识增强了,都愿意参与捡拾垃圾,唐古拉山镇的垃圾少多了。”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吴海昆日前对中新社记者表示,保护“中华水塔”、做好青海的生态建设,还需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像‘带走一袋垃圾’这个公益项目,说明我们每个人只要从一些小事做起,就能把我们的生态保护好,生态也不至于遭到更加严重的破坏。”

  吴海昆说:“现在省发改委正在协调格尔木市建立长江源第一垃圾收集站,并建立多个垃圾收集点,依靠社会力量收集垃圾。垃圾问题在青海各个生态地区都存在,因此,我们先以长江源水生态保护站为示范点,然后在青海三江源保护区等其它生态地区进行推广。”

(责任编辑:王子威)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