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江苏首个病残吸毒人员收戒区正式运行 已收治42人

2016年02月04日 20: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盛捷

  4日,南京强制隔离戒毒所医疗中心的挂牌成立,也标志着江苏首个病残吸毒人员收戒区在南京正式运行。据悉,从1月6日试运行以来,该收戒区已收治包括四肢溃烂慢性感染、艾滋病、乳腺癌晚期等42名病残吸毒人员。

  37岁的苗某因双下肢溃烂,同时伴有乙肝丙肝,因多次非法犯罪被监管场所拒收的经历,让他觉得恃病就是“护身符”,在社会上公然作案。2016年1月9日苗某便被收治进来,现在下肢溃烂也有了好转。

  据了解,近三年来,南京市每年都有一部分因患肝炎、肺结核等严重传染病以及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故意吞食异物、拍针自伤、自残等身体原因无法执行强戒的吸毒者。

  “这些人自恃病残,流散社会继续实施吸毒贩毒、盗窃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有的甚至公然在社会上吸食毒品,造成性病、艾滋病、肝炎等传染性疾病传播扩散。有的吸毒人员不惜自残达到躲避强戒的目的。”南京强制隔离戒毒所所长楼军表示,病残戒毒人员收戒难、治疗更难的“两难”尴尬境地,成为平安建设一大毒瘤。

  走进病残吸毒人员收戒区即南京强制隔离戒毒所医疗中心,就像是个小的医院。楼军介绍,医疗中心里共设50张床位,13个专用病室,1个抢救病区,设有应急报警系统、门禁系统等七个安防系统,配备DR、彩超、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医疗设备、器材。

  南京市浦口医院副院长赵应群表示,第一批南京市浦口医院派出12位医护人员来医疗中心,中心的医疗系统也是与医院是无缝对接的,都按照二级甲等的要求。病人的医疗报告等在本院都能看到,以后还会进行远程会诊。如今一般高血压、糖尿病等都可以处理,对于一些突发性的如吞异物等要手术的则转到本院。

  据了解,南京警方调派民警、特勤力量,实行24小时不间断对南京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医疗中心进行监护管理工作。医疗中心的正式运行会对社会上的吸毒人员,特别是以往为非作歹的病残吸毒人员形成了严打的高压态势和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

(责任编辑:王子威)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