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围城是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普遍存在的难题。面对杭州目前存在垃圾围城的困境,如何解决城市垃圾清运等“出口”难题,也成了杭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人大代表们热议的焦点。杭州市人大代表、杭州环境集团董事长芦俊看来,杭州要加快天子岭静脉小镇的建设,解决垃圾围城这个城市病,提升城市的软实力。
根据杭州市城管委统计数据,2006年—2015年杭州市区(含萧山、余杭)生活垃圾年均增长率为9.01%。2015年杭州市区(含萧山、余杭)生活垃圾产生总量为341万吨,日均9363.58吨,较2006年日均4340.55吨每日增加了5023.03吨,而垃圾末端处置能力近九年却是零增长,导致目前在用的垃圾末端处置设施均超负荷运行。
芦俊告诉记者,目前天子岭垃圾填埋场作为杭州主城区生活垃圾末端处置唯一的战略性保障设施,受垃圾焚烧厂处理能力刚性制约,主城区及余杭区增量垃圾全部进填埋场处置,填埋场日常运行压力持续增大,超垃圾量、超警戒水位、超承载能力及垃圾高含水率、垃圾堆体高水位、高填埋量的“三超三高”状态已成常态,堆体失稳滑坡风险继续加大,按设计本还可使用16年的库容被加速消耗已缩短为仅剩4年。
天子岭的垃圾超量不仅带来了安全隐患,而且由于填埋方式的不可持续,不可避免会对周边空气环境造成影响。“近几年天子岭填埋的垃圾越来越多,气味对周边居民生活也有影响,我们非常希望杭州能尽快解决垃圾处理难题,实现天子岭的转型升级,将天子岭打造成为世界上最美的城市‘出口’。”杭州市人大代表、半山街道石塘社区书记胡楚良相告。
杭州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先行区和G20峰会的承办地,破解垃圾危机,保障顺畅的城市出口已迫在眉睫。
“空气、水的污染是工业化付出的代价,垃圾围城是城市化过程中带带来的弊病。”要破解这个难题,要用创新的手段化解垃圾处理的邻避效应,尽快落实天子岭静脉小镇建设将成为重要举措。
事实上,芦俊口中的“静脉小镇”近日已经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二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这是以杭州天子岭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为基础,全面打造以绿色为主题,以环保产业为核心,集生态文化、工业旅游、科教示范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小镇。根据规划,三年内,静脉小镇将累计完成建设投资50.54亿元以上,年接待游客人数达到30万人次以上。
“建设静脉小镇是确保杭州主城区及余杭区生活垃圾产生量50年内得到解决、畅通杭州‘城市出口’的有效途径,将建设成为一个厌恶性设施转化为绿色融合发展的特别典范,也许能成为世界上最美的城市‘出口’。”芦俊对静脉小镇的未来非常看好。
胡楚良也建议,杭州应尽快使天子岭静脉小镇建设规划真正落地实施,尽早启动天子岭垃圾焚烧项目,以缓解杭州市垃圾处理面临的紧急状态,彻底解决杭州市垃圾出口问题,提前谋划,避免垃圾围城和天子岭填埋场超量、超高填埋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
“在我看来,要实现国际化,杭州需做到4点:抬头蓝蓝天,低头清清水,举目绿绿树,相对浓浓情。在G20峰会即将来临的时候,杭州除了硬件的提高,像垃圾处理这些软件更要加强。”芦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