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6日在绵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上
绵阳市人民政府市长 刘超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2015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抢抓重大机遇,积极应对多重挑战,较好地完成了市六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00.33亿元、增长8.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4.13亿元、增长2.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70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49元、增长9.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5%。
一、经济实现平稳增长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两个一号工程”深入实施。三次产业比重由15.7:51.0:33.3调整为15.3:50.5:34.2。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65.06亿元、增长3.8%。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成功获批,江油市被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安县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新增平武果梅等5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新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基地38个,高标准农田23.8万亩。工业经济平稳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7%。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1户。长虹控股集团销售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九洲集团工业总产值超过200亿元。市县两级设立3.5亿元企业应急转贷资金,为97户企业提供4.35亿元转贷资金支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9.86%。淘汰江油市马角磷化等4户落后产能企业,淘汰化工落后产能4万吨、纺织落后产能1600吨。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实现增加值581.35亿元、增长9.4%。实现电商交易额2232亿元,居全省第2位。三台县、北川羌族自治县获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梓潼县被评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示范县,涪城区被评为四川省唯一的全面创新改革(电子商务)试验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882.91亿元、增长10%,贷款余额1532.85亿元、增长9.6%。仙海风景区、北川寻龙山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入选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343.6亿元、增长23.9%。
投资消费稳定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4.09亿元、增长6.8%。完成工业投资354.24亿元、增长9%,技改投资327.43亿元、增长2.5%。基础设施投资294.59亿元、增长15.6%。民间投资707.95亿元、增长9%。159个省、市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其中,马鸣风电场等42个项目顺利竣工投产,宝马N20发动机技术改造等51个项目加快建设,神华天明煤电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园等59个项目开工建设,皂角铺铁路货场扩建等7个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9.16亿元、增长13%。成功举办中国(四川)电商发展峰会等110场展会,科博会蝉联中国十佳品牌会展项目。大力推动房地产促销售、去库存,商品房销售面积339.33万平方米、增长12%。
改革开放扎实推进。10大类166项改革事项基本完成。安县撤县设区方案上报国务院。非行政许可审批全面取消,“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积极实施,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34万户、增长3.71%。非公经济增加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占GDP比重上升至60.1%。国企资产资源整合、分类管理等制度进一步完善。长虹控股集团市场化选聘总经理,九洲集团深化改革总体方案获批实施。绵阳市商业银行实现增资扩股。新增金融机构15家,新增富临精工等挂牌上市企业11户。农村改革持续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96万亩、流转率23.5%。实施涪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和水质超标资金扣缴制度,出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成功举办海科会、欧洽会绵阳专场等14场重大投资促进活动。涪城区跻身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新签约天津力神动力锂电池等项目330个,计划投资1556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26.3亿美元。外事、台侨、口岸、海关、检验检疫等工作切实加强。被新华社评为“一带一路”最具活力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