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26日 杜源生)

2016年02月26日 13:25   来源:三明日报   

(点击查阅更多2016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26日在三明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三明市人民政府市长 杜源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连同《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和“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市各级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突出“念好发展经、画好山水画”工作主题,全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事业建设取得新成效。初步统计,全市生产总值1713.05亿元,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66.5亿元,增长8.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3.68亿元,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1912.02亿元,增长19.3%;外贸出口117.7亿元,增长7.7%;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56亿美元,增长1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4.47亿元,增长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93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06元,增长9.8%;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4%;节能减排年度任务可以完成。一些重要领域、重点项目实现突破:

  ——漳永高速、莆炎高速三明莘口至明溪城关段建成通车,莆炎高速永泰梧桐至尤溪中仙段、中心城市快速通道二期开工,南龙铁路加快建设,三明沙县机场完成竣工验收和行业验收。

  ——宁化月兔空调、台明离心球墨铸管、中科动力新能源汽车、永安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通飞MS760飞机制造等重大项目落地或投产,三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三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功获批。

  ——我市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闱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入选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列入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

  ——我市“医药、医保、医疗”联动改革做法写入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基本达标;成功承办首届全国青运会乒乓球赛事,三明籍运动员在举重世锦赛上获得3枚金牌,并打破世界记录。

  一年来,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围绕稳定增长,深入贯彻“三比一看”。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上稳增长政策,出台推动工业创新转型稳增长24条、做好地产品采购6条、优化金融服务7条等措施,助力企业加快发展。深入开展“敢担当、解难题、立新业”活动,50个市级重点难题已解决29个,1252个县级难题已解决1072个。启动“千名干部服务千家企业”活动,有效帮助首批230家企业解决资金、审批、销售、管理等问题。强化融资协调服务,设立2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7.1亿元应急转贷资金,帮助155家企业协调解决信贷资金47.6亿元。制定实施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175个重点增投项目完成投资379.8亿元、比年度计划增加76.3亿元,88个项目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27.72亿元。新签约“三维”项目182个、总投资590.1亿元,与省属企业对接合作项目88个、总投资664.7亿元。

  (二)围绕提质增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出台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方案,239个技改项目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43个项目列入省级智能制造重点项目,沙县列入省级县(市、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传统产业加快改造提升,稀土、氟化工、生物医药及生物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9.3%。高优粮食、绿色林业、精致园艺、生态养殖、现代烟草等五大特色农业加快发展,新增设施农业5000亩,“中国稻种基地”获得国家和省上支持,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产值340亿元。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50个重点项目建成或部分建成,文化产业主要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3.8%和16.8%。“互联网+”新业态快速发展,5个县列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首个县级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试点基地落户沙县,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40亿元。启动“双创示范”工程,新建众创空间15家、孵化器4家。2人入选国家科技部第二批创新创业人才“推进计划”,2个团队、4人入选省第四批引进人才“百人计划”,新建6家院士专家工作站。

  (三)围绕优化环境,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实施宜居环境建设项目673个,集中成片棚户区改造、市政设施提升、绿道网建设等工作取得新成效。抓好市区16个重中之重项目,城市绿道一二期全面建成,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路网规划完成。生态新城加快建设,列入国家低碳城试点,湿地公园、三明北大附属实验学校、进口商品直销中心、平行进口汽车展销中心等项目落地。深入实施“大城关”战略,县城品位和特色进一步提升,20个重点小城镇改革发展取得新进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13个村列入国家旅游扶贫试点村,100个村列入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完成造林绿化35.1万亩、水土流失治理24.5万亩,明溪、建宁通过国家生态县技术评估,5个县入选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

  (四)围绕激发活力,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开展“深化林改推进年”活动,新增新型林业经营组织673家,新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6.5亿元,其中全国首创林权按揭贷款7.9亿元,我市被确定为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推广沙县农村金融改革经验,设立112个村级融资担保基金,建成全省首个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稳步推进土地流转,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万亩。出台扶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的办法,科飞新材、文鑫莲业、奥翔塑胶等3家企业在“新三板”上市,永安林业、青山纸业等上市企业再融资取得突破,市城投公司10亿元中期票据获批发行。厦门银行、光大银行三明分行开业。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55万户。积极承接福建自贸区“外溢”效应,“陆地港”保税仓库建成运营。区域协作不断加强,成功举办第十一届林博会,明港澳台侨合作进一步深化。

  (五)围绕和谐稳定,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民生支出比上年增长22.3%,22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全市新增城镇就业2.8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6%。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序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5478套,基本建成9180套,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扶贫开发加快推进,“348”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在全省推广,完成造福工程搬迁和危房改造3.18万人,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6.87万人,全年减少贫困人口2.5万人。全市乡镇(街道)公办幼儿园实现全覆盖,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任务。在全省率先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医养结合试点、医保政策城乡一体化,群众看病负担进一步减轻,医院收入结构更加优化。计生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在省内率先建立全市计生社会诚信体系。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获得中央专项资金补助,文化“六联六创”工作机制在全省推广。三明市第六届运动会顺利举办。创新社会综合治理,强化信访工作,抓好安全生产,有效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社会保持安定稳定。村(居)委会换届工作顺利完成。老龄、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残疾人工作扎实开展,司法行政、统计、科普、民族宗教、档案、地方志、水文、气象、防震减灾、库区移民工作取得新进展。双拥共建和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

  (六)围绕“三严三实”,强化法治政府建设。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政府工作作风持续改进。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质量进一步提高,政府与法院、检察院、工会互动联系机制不断完善。深化简政放权,全面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编制并公布行政审批项目清单、公共服务项目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推行投资项目全程代办服务,建成三明市网上办事大厅,中介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规范。加强政府绩效管理,加大效能督查力度,深化政务公开,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勤政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2015年工作任务的完成,为“十二五”规划画上了圆满句号。经过五年的艰苦努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这五年,是三明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五年,是对外影响大幅提升的五年,也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五年。在经济实力上,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1%,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大关;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超过130亿元,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十一五”时期的2.6倍;冶金及压延、装备制造、林产加工、矿产加工、纺织、生物医药及生物等6条特色产业链产值突破2000亿元,现代农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从17.3∶49.2∶33.5调整为14.7∶51.1∶34.2。在城乡面貌上,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51.1%提高到56.1%;市区建成区面积从27.85平方公里拓展到37.45平方公里;我市入闱全国生态城市竞争力十强,获得省级生态市称号;动车从无到有,新增永宁、建泰、漳永、莆炎等4条高速公路,提前实现县县通高速,集高速公路、快速铁路、机场于一体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在对外影响上,一批国家级试点、试验区落户我市,林改、医改、农村金融改革等品牌在全国全省打响,文明城市、综治“长安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等国家级荣誉成功获得,世界客属第25届恳亲大会和第七届海峡两岸高峰论坛成功举办。在人民生活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1%、13%;五年城镇新增就业13.9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56万人,累计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4.4万套、发放租赁补贴4084户,建立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全面实现“双高普九”,累计发放各类助学资金4.3亿元,受益学生105.38万人次;五年卫生基础设施投入10.13亿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从15元增加到40元;新建市区“六馆一场一宫”,县、乡、村文化设施基本达标,实现全市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

  各位代表,“十二五”发展成就来之不易,这是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下,在历届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上,经过全市上下奋力拼搏取得的。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和省属驻明单位、驻明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关心支持三明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一些经济指标增速放缓,部分产业和企业比较困难,财政增收压力较大,金融风险隐患增多;产业转型升级任务重,传统产业占比较大,新兴产业规模偏小,自主创新能力亟需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有待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不强,城镇集聚人口能力不足;社会保障水平较低,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与群众期望还有差距,扶贫开发任务比较艰巨;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公共安全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一些干部担当意识、服务意识不强,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

三明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26日 杜源生)

2016-02-26 13:25 来源:三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