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未来五年太原市构建"三环十线七放射"交通格局

2016年02月27日 10:35   来源:太原晚报   

  在太原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上,一份厚达162页的“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大会,供代表们审议。“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绘就太原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到,未来五年,太原将以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为抓手,构建“三环十线七放射”交通格局,把太原由地面城市转变为地面地下共生的立体城市;力争实现城市公共供水全覆盖;推行垃圾分类、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居民出行500米见园覆盖率达90%要求。

  太原作为省会城市,近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百姓非常关注。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未来五年,太原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实施一批重大工程,从而拓展省城基础设施建设空间,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发展地面空间的同时,同步规划发展地下空间。未来五年,太原不仅打造一个便捷出行的交通网络,更要向“立体”城市迈进。构建“三环十线七放射、一网两纵四横两枢纽”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重点抓好“三桥两路”、环城高速公路互通、太原二环高速公路等工程,加快支路网和背街小巷改造,加强太原经济圈各城市间的路网对接。同时,在推进地铁轨道交通建设的同时,加快编制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建立由交通、人防、市政和商业等设施构成的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体系,促进城市空间立体化、集约化。“立体”既包括高架桥、地下通道、地铁等框架,也包括随同道路建设一并实施的地下管线,未来,太原将启动建设晋阳—长风、河西北中部、河东北部、龙城大街、小店南部等区域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并综合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力争中心城区新增10万个停车位,缓解停车难问题。

  “十三五”期间,太原将构建轨道交通、公交车、出租车、公共自行车无缝对接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从数据来看,未来五年,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便捷度将大为提升: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40%以上;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公共自行车投放达到6万辆;全市轨道交通出行量达76万人次。

  此外,在能源保障方面,未来五年,太原将新建供水管道800公里,配套建设供水加压站10座,关闭226个单位的自备井364眼,力争实现城市公共供水全覆盖,城市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能力达到97万立方米/日;清洁供热能力达到2亿平方米以上,实现清洁供热全覆盖;天然气供应规模达到10亿立方米,城镇燃气普及率达到99%;建成太原北、晋安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23座。

  在推进晋阳湖、植物园、迎泽公园等重大园林景观项目的建设改造时,按照居民出行500米见绿覆盖率达90%的要求,结合城中村改造合理布局公园绿地,力争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达到80%、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100%。

(责任编辑:庄彧)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