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邯郸3月1日讯 “暖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这种远看若隐若现、炊烟袅袅的乡村美景,至今仍是许多人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画面。河北省武安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以“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为目标,倾力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他们以保护文化遗产、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为重点,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建设,使武安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历史环境和传统建筑风貌得到有效保护、村民的居住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提高,促进武安悠久文化的传承、地域文化特色的延续。
每一座村落都有其特色,传承保护也没有通用模式可循。如何处理好传统村落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让传统村落真正“活下去”并“活得精彩”?面对深厚斑驳的家底,武安市在古村落保护、“美丽乡村”建设和农耕文化传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该市以冶陶、伯延、安子岭、固义、白府、朝阳沟等6个国家级传统文化村落为模板,准备培育一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特色产业发展成熟、人居环境良好的传统村落。为此,该市专门成立了由住建、文化、财政等8个部门和有关乡镇、村组成的领导小组,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制订了《武安市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方案》。
该市的传统文化村落保护培育力求实效。针对传统建筑保护利用规范,他们要求有关部门和乡镇、村要在主要历史建筑、传统村落出入口,悬挂保护标识,并按照保护类、保留类、重建类三种类型对历史建筑、传统村院落进行室内改造和外墙立面修缮;近年来,国内多处古城、古镇发生火灾,除了经济财产损失以外,大火更吞没了古建筑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信息,为此该市为古村落因地制宜地配置了消防栓、灭火器、消防池,提高街区、村庄的消防应急能力;对构成村落历史风貌的围墙、石阶、树木、山体、水系等历史环境要素进行修复;在保护历史格局和空间的尺度上,对街道、给排水管道、电力电信线路、垃圾污水的收集处理、公共厕所、绿化美化等进行改造提升;对磁山文化遗址、固镇冶炼遗址、徐家庄园等国家级、省级、邯郸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与陈列展示;对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等适合开展生产性保护的项目,建设生产制作展示、进行传习培训与建设公益性场所;对植根乡村的固义傩戏、东通乐赛戏等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合乡村文化大院、乡村公共文化场地等,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表演场所。(王海波)
(责任编辑: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