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郑州老人下楼寻孙子失踪七天七夜 流浪荥阳时被发现

2016年03月02日 09:15   来源:大河网   李岚

  2月22日下午,住在郑州市南阳路华林都市家园的马新付老人,下楼寻找孙子和孙女时,迷失方向,一去不复返。家人苦苦寻找了7天7夜,2月29日下午,终于接到了远在平顶山老家一亲戚的电话,说老人在荥阳市街头流浪时,被一名热心人发现并报警。当地警方已将老人送进救助站,希望家人尽快接回。

  老人失踪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帮忙寻找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马新付老人居住的华林都市家园小区。此时,儿女们正在家中陪老人聊天。

  “父亲刚从老家来郑州,还不知道所住小区的名字。因以前得脑溢血大脑受损,记忆力较差,一直记不住家人的手机号。这些天,我们发动亲朋好友到大街上分头寻找,却始终没有消息。”马先生说,在寻找父亲的这七天七夜里,郑州警方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十多家公益机构也通过网络和朋友圈帮忙寻找,令他们感到很温暖。

  2月29日下午4时13分,马先生突然接到老家表弟的电话,说其父马新付在荥阳市救助站里,让他赶紧去接人。接到表弟的电话后,他和家人立即开车赶到了荥阳市救助站,见到了父亲,发现老人比失踪前瘦了许多,身上的衣服肮脏不堪。

  热心司机第二次发现流浪老人后报警

  “能找回父亲,多亏热心司机张师傅报警。”马先生告诉记者。昨天下午,记者找到了最初发现马新付并报警的张志存师傅。

  据张师傅介绍,2月29日早上6时许,他开车到荥阳贾峪镇送石子,途经双楼郭村一家养猪场时,发现一名老人躺在路边休息。直觉告诉他,老人可能是迷路了,就上前询问老人家住哪里。

  “当时,老人十分警觉,只说家住平顶山,却不肯说出家人的联系方式,我再追问时,他起来就走。”张师傅说,因当时急着送货,他只好开车离开。

  当天下午,送完石子的张师傅到豫龙镇桃贾路与陇海路交叉口附近帮老婆看摊,又遇见了早上露宿街头的那位老人。“看到老人灰头土脸,嘴唇干裂,我拿出一个烧饼和一瓶矿泉水让他充饥解渴。”张师傅说,经过再三询问,老人说出了老家的地址和一个电话号码。张师傅试着打了电话,没打通,只好打110报警。豫龙镇派出所民警根据老人提供的老家地址,很快通过当地警方,联系到了老人的亲戚,最终找到了他的家人。

  老人的儿媳杨女士说:“我要为公公制作一个写有家人联系方式的卡片,让他带在身上。”杨女士表示,以后老人出门,他们会尽量陪着,以免类似事情再次发生。 (记者李岚)

  

(责任编辑:石兰兰)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