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人物 巨晓林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巨晓林昨天上午到北京团驻地报到,他一出现立刻引来了众多记者的围堵。今年1月,他当选为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作为全国总工会历史上第一位农民工副主席,他今年带来的建议也是关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穿着工装的他还透露,为了上会,他专门带了一套西装。
希望能够为农民工也上养老保险
巨晓林的职务是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接触网六段高级技师,他在这个单位已经工作了28年。昨天上午10点多,在北京团报到处,满头大汗的巨晓林向围着他的记者们解释这个听起来有点专业的头衔,“就是在铁路上安装接触网的,火车要用电。”而让他陷入围堵,或多或少是因为他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的身份。
2014年,他以农民工身份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为农民工的利益呐喊。如今作为全国总工会历史上第一位农民工副主席,巨晓林表示,有了这个身份,他更加有责任也更加方便为农民工的利益进行呼吁。此次会议他准备提出有关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建议,希望能够为农民工也上养老保险。
会前,巨晓林在自己的陕西老家农村做了一份社会调研,发现27个农民工中,只有3个人所在的企业为他们上了养老保险。巨晓林建议相关部门可以为农民工提供一张国家统一制作的养老保险卡,每张卡有一个和银行关联的账号,农民工即使到不同的企业打工,都可以延续养老保险。他表示,具体的建议还需要再修改完善。
成为副主席一开始自己都不相信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的身份,成为了记者们追问的焦点,巨晓林介绍,刚开始他自己都不相信,中组部找他谈话他还挺吃惊的。现在他和郭明义“在一块儿工作”,有一个秘书,今天还送他到会议中心门口。他作为兼职副主席,并不是全职,因此并没有脱离原来的工作。现在他是两头兼顾的状态,全国总工会两个月去一次,此外一些总结会议以及需要他参加的会议和调研他也去,其他时间,他就在自己的工作地点铁路线上修理接触网。一会儿到全国总工会作为副主席开会,一会儿到露天的铁路线上做农民工的工作,对于这种跨度,巨晓林表示,“适应啊,自己的本职工作,没啥特别的感觉。”
巨晓林作为靠技术一步一步走到这个地步的农民工,他认为现在新一代农民工还是要用汗水和智慧更好地发展自己,他们融入城市困难不会太大,国家很多政策在完善,他们也有这方面需求,他们应该学习适合自己的技能,从而更好地融入城市。
同事和朋友开玩笑叫“巨主席”
从农民工成为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他回答北京青年报记者提问时表示,虽然同事和朋友们也会开玩笑叫他“巨主席”,但他并没有当官了的感觉。领取材料后,巨晓林一个人去餐厅就餐,路上迎面过来的几位人大代表都笑着喊“巨主席好啊”,巨晓林笑了,寒暄几句。他没有抹掉自己的农民工本色,在报到时还穿着平时在铁路上修接触网时穿的深色工装,“但为了开会,还专门带了一套西装”。昨天下午北京团开会时,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巨晓林已经着深色西装出席,认真地做着笔记。
对话
“没有当官了的感觉,就是为他们服务”
北青报:您现在的身份是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了,和以前感觉有什么不一样,有没有当干部了的感觉?
巨晓林:没有当官了的感觉,就是为他们服务。生活的变化肯定是有的,两边都要顾上,事儿肯定比原来多,时间觉得紧张。另外,有了这个身份,责任也更重大了。身边的朋友、亲戚有时候也会开玩笑叫巨主席,家人年初知道这个事情后,很高兴。我女儿跟我说,人家给你这个职位,就要用自己的职位权力更好地为职工服务,不要用在其他地方。我觉得她说得很对,我跟家人也说了要求要更高,起码他们肯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遵纪守法。
北青报:有了副主席的身份,准备怎么应对这个挑战?
巨晓林:先从我最熟悉的开始,比如了解我们村里的农民工的情况,他们的困难和问题等,然后多参加全国总工会的调研,只有多了解实际情况,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北青报:兼职副主席,能忙得过来吗?两边工作的跨度很大,适应吗?
巨晓林:对原来的工作倒是没多大影响,我单位很支持我在总工会这边的工作,只要全国总工会这边有要求,需要我去参加的,单位就全力支持和配合。现在我还是做一线工作,原来的工作不会落下。主席是一方面,工作也是一方面。我们马上就要转到石济线,现在已经在搬家了,平时工作还是在铁路线上安装接触网,都是露天的。有时候在铁路上和同事们劳动,有时候到北京开会,这跨度能适应,没感觉啥特别的,毕竟是你的本职工作嘛,不能忘了自己的本色。
北青报:春节期间有个帖子说一个城市女孩跟着男朋友到了他农村老家,因不熟悉城乡差距逃离农村,后来这个帖子被证明是杜撰的,但其反映出的城乡差距问题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春节期间也有很多类似返乡的文章,反映农村的落后,您作为从农村走出的农民工代表,看过这些文章吗,对此怎么看?
巨晓林:我看过这个帖子,也看过其他的返乡的文章,说农村穷的,其实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我回到农村觉得还挺好的,空气清新,地里就有新鲜的蔬菜,风景也不错,绿油油的,心情很开阔,人也都熟悉,很多地方改变很大。城乡差距其实在逐渐缩小,我们原来村子里都是土路,现在都是水泥路了,街道也规整了,有了绿化带了。还有些小问题,比如农村看病不方便,这些生活中的不方便,让人觉得不好。
本组文/本报记者 李泽伟
摄影/本报记者 崔峻
(责任编辑:石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