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非遗博览会——展示精致的江南传统工艺

2016年03月11日 10:03   来源:解放日报   陈俊珺

  原标题:江南百工,那些不可错过的匠心

图片说明:“福”盘扣

  东方网3月11日消息:木心的诗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勾起了多少人对慢生活的记忆。

  日色慢的时光留给人们的除了记忆,还有许多生活中的技艺。如果你最近看过“江南百工——首届长三角非遗博览会”,想必一定会被那些穿越时光的从容与精致所打动。

  在本次展览的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邱春林看来,江南百工之所以动人,不仅在于能工巧匠们的匠心,更在于代代相传的文脉与记忆。在接受采访时,他为大家推荐了以下几种看似不惹眼,却别具匠心的传统工艺。

  蟋蟀盆里也有诗意栖居

  《诗经·七月》中写道“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七月的蟋蟀在田野,八月来到屋檐下,九月蟋蟀进门口,十月钻进床下。这份对诗意栖居的向往绵延于诗句中,也保存在工匠们的手艺中。

  在此次“江南百工”展上陈列的多个精致的陆慕蟋蟀盆,就是这份手艺的代表。

  蟋蟀自古是人们消遣清玩的“宠物”,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王公贵族,都有养蟋蟀、斗蟋蟀的爱好。但凡促织(蟋蟀别称)大玩家,不仅熟悉促织的习性、种类、喂养,对选盆用物也有精深研究。器皿选对了,才能养虫。

  器皿有南盆、北罐之分。早秋适宜用南方促织盆,好透气;晚秋适宜用北方的蛐蛐罐,宜保温。南盆以精巧秀美见长,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陆慕泥盆。

  地处苏州的陆慕,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就以为皇宫烧制“金砖”而闻名于世。陆慕的泥土质地细腻、干净,手感性强、吸水性好、可塑性大,烧出的蟋蟀盆光洁细密,敲之有金玉之声。如今,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蟋蟀盆珍品中有不少都是明宣德时期的陆慕泥盆。

  除了自然馈赠的优质泥土,陆慕还有一大批制作蟋蟀盆的巧匠。小小一个蟋蟀盆的工艺程序多达近百道,且环环相扣。一个普通的盆从开始到完成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一个精品泥盆的制作周期长达数月。

  蟋蟀盆成型之后,判断其是否为好盆的标准十分复杂,其中有一条公认的是:敲之要有“铛铛”的金属之音,而盆盖旋转起来要如风拂树叶般曼妙,最好能连续转十圈以上。

  精制的高档蟋蟀盆还需要用刀在盆体精心雕刻花鸟或山水、人物等图案,使其更为精美、雅致。

  作为江苏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陆慕蟋蟀盆的传承者袁中华等人带着对泥土的敬意、对自然的向往,将这份技艺发展至今。

  泥人笑里有禅意

  在西方的故事里,上帝用尘土造出了亚当。在中国的传说里,女娲在河边用泥土仿照自己的形象抟土造人。

  泥人自古就承载着诸多民间传说与人们对幸福的向往。在泥人中又以无锡的惠山泥人最为著名。

  惠山泥人顾名思义是由惠山脚下的泥土制成。早在北宋年间,苏东坡途经无锡时,就留下了“惠泉山下土如糯”的诗句。惠山的泥质细腻柔软,可塑性强,而且干而不裂,弯而不断,被称为“磁泥”。

  “千万不要觉得我们做泥人就是捏泥巴,其实它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惠山泥人传承人喻湘莲这样理解自己从事了近一辈子的事业:“就以‘大阿福’为例,一个‘福’字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所有美好愿望,阿福的嘴角为什么总是挂着微笑,就是告诉人们要笑对生活。”

  在喻湘莲的记忆中,有许多关于阿福的传说,她印象最深的是:过去,有一种名为“年”的神兽白天吃太阳,晚上吃月亮,把人们的生活搅得不安宁,后来“年”被力大无比的阿福所征服,阿福把“年”抱在手中,“年”就听阿福的话了。从此,阿福成了人们心中的吉祥物。

  除了阿福,蚕猫也是惠山泥人的代表形象。江南人家多养蚕,每年都要打扫蚕室,打扫完必定要在蚕室的四个角落放上四个泥捏的猫,用来镇鼠,老鼠不吃蚕宝宝,养蚕人家就能获得丰收。

  大阿福和蚕猫虽深入人心,但被称为惠山泥人中的“粗货”,真正的“细货”则是手捏戏文,所谓戏文就是以手捏的技艺来塑造戏剧形象,这些形象大多取材于昆曲、京剧的人物形象。

  喻湘莲常对徒弟说:“我们做泥人的,没多大本事,主要就是表达点‘意思’。”这份意思恰恰比技艺更难传授,而在许许多多惠山泥人的传承人看来,这份“意思”,大抵就是江南人独特的精致审美,以及人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0.1毫米的竹皮雕刻内心

  “江南”自古以来,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生命的概念,在这一文化生命中有一个不变的意象,那就是竹。

  在江南地区保留至今的上百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不少都与竹有关。常州的留青竹刻就是其中的一种。

  留青竹刻之难为竹刻技艺之首,古时只供少数王公贵族、文人雅士玩赏,被视为珍稀之物。

  所谓“留青”,就是留下竹子的表皮,刀锋只能施加在皮上,把竹茎的纤维作为画面的“背景”,刻竹时的力道必须丝毫不差,用力稍猛,就会前功尽弃。留青竹刻还力求“一刀到位”,从线条的完整、流畅,到整幅画面的神韵,均取决于此。如果力道中断,两刀刻一条线,就会明显凌乱。

  毛竹表皮的厚度一般只有0.1毫米,相当于一张办公用纸,但在竹刻师的手中却是片“宽阔”的写意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可以演绎名家书法,再现花鸟鱼虫的灵动,甚至还能表现云雾山水的朦胧。留青竹刻的山水、人物、花鸟、书法,都是先在竹上作画,再依照画面雕刻。最绝的是,表现山水、花鸟作品中的深浅过渡,也得在竹子皮0.1毫米的范围内,刻成不同的薄厚。

  七旬老人徐秉方,是国内竹刻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徒弟广至浙江、安徽、四川。最难能可贵的,是徐氏家族从徐素白到徐秉方、徐秉言兄弟,再到徐秉方的女儿徐文静、徐春静姐妹,至今已有三代人在竹刻界享有盛名。

  竹刻属于工艺中的小项,留青更是竹刻中的冷门,但徐文静、徐春静偏偏为之辞去了工作,追随父辈们传承这门曾经一度被认为“没饭吃”的技艺。在他们一家人心中,刻竹不为别的,只为听从内心的安排,珍惜大自然的赠予,传承一份珍贵的记忆。

  还有这些“小而美”不可错过

  常州梳篦梳篦,又称栉,中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常州篦梳的制作技艺形成于魏晋时期,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常州梳篦声名之盛,在于选材严格,工艺独特,制作精良。制作梳篦的主要材料为毛竹、木材、兽骨等。篦箕和木梳从原料到成品,分别需经过72道半和28道工序方可完成。

  中式服装盘扣盘扣或称盘钮,是传统中国服装使用的一种纽扣,用来固定衣襟或装饰,是中国独有的传统手工艺。盘扣虽小,却包含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文化内涵。盘扣经历了中国古代绳、结、带、扣长期多样的演变,在每个时期都具有鲜明的中国服饰特点,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和创造精神。

  光福核雕核雕是苏州地区的民间艺术,堪称一绝。苏州核雕工艺精巧,作品造型活泼,立体感强;人物有神,风格细腻,集中反映了苏州工艺雕刻“精、细、雅”的神奇魅力,是中国微雕杰出代表,具有很高的艺术、实用和收藏价值。光福是近代核雕的发源地,由于小巧精致,鬼斧神工,一直被视为稀世珍品。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