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讷河马铃薯产业:土豆+创新 土里刨出金

2016年04月06日 10:42   来源:人民日报   袁 泉

 

  制图:张芳曼

  “这里土壤和气候均适合马铃薯生长,个大,质优,色泽光洁,在市场上很有竞争力,而且这里服务好。”孟宪林来自山东烟台,去年他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讷河市城北村承包了1000亩地种植马铃薯,产量达60万斤,收入100多万元。

  “从播种开始,讷河市就安排马铃薯研发中心的技术人员每周都过来作技术指导。即使在去年天旱的情况下,我的马铃薯仍每亩地收获5500斤。”孟宪林坚信,这片富饶的黑土地,一定能给他带来财富。

  调结构,小土豆担当大角色

  素有“马铃薯之乡”之称的讷河市有着100多年的马铃薯种植历史。这里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松嫩平原黑土带,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传毒媒介少,水质和空气洁净,雨热同季,有利于块茎膨大和干物质积累,延缓退化,具有发展马铃薯产业难得的自然资源优势。讷河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占黑龙江省的1/6,产量居全省首位。

  受玉米价格影响,前几年讷河市玉米种植面积明显加大。去年,玉米价格明显偏低,农业丰收农民增收效果不高。今年,讷河市做出结构调整计划,压减玉米种植面积,取而代之的是增加马铃薯、水稻、杂粮杂豆种植面积。

  记者了解到,齐齐哈尔市出台的《齐齐哈尔市食品加工业发展实施方案》和《齐齐哈尔马铃薯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中指出,未来该市将进一步促进食品产业初加工、精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协同发展,将马铃薯等8个重点产业作为食品加工的支柱产业。

  据介绍,今年讷河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将达到77万亩。预计到2020年,齐齐哈尔全市的马铃薯商品薯种植面积将发展到300万亩,建成全国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及种薯科研育种基地。

  除了调整种植面积,讷河还在产销集聚、整合优势方面加大力度。

  据介绍,过去讷河市马铃薯加工企业呈现小、多、散的情况,争夺资源、无序竞争等导致产业发展不畅。近两年讷河市通过技术革新、环评约束、市场淘汰等措施,马铃薯加工企业由232家整合到了35家,其中龙头企业4家,万吨以上企业31家,形成了生产淀粉及其附属产品的马铃薯加工企业集群,年加工能力达100万吨。

  有种植传统、繁育规模,讷河还要在创新产品上下功夫。不久前,讷河市收购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马铃薯主食领域25项知识产权成果,由农产品加工所负责马铃薯米粉类、面条类主食项目咨询、新产品开发、人员培训和项目规划及实施方案的制定等工作。

  此外,为配合国家实施的马铃薯主粮化战略,讷河鼓励企业在现有产品基础上,优先发展全粉、生粉、变性淀粉等主粮产品,加快发展马铃薯馒头、面条、米粉及休闲食品、营养健康食品等创新产品,使马铃薯区域布局和产业化框架更加完善。

  育良种,种薯扣紧产业链条

  “温度18.9,湿度49.3,光照13.3”,在讷河市港进马铃薯种薯繁育中心日光智能温室内,各项环境指标都被严格监控,绿色的秧苗生机盎然。轻轻扒开秧苗下的培育土层,拇指大小的微型薯便显露出来,微型薯经过再繁育,就可培育出马铃薯原种一代。

  “这是投资3000万元建成的种薯繁育中心,微型薯产量4500万粒。新建的1000平方米的产品研发中心正在进行设备安装,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研制自主知识产权的马铃薯种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讷河市种薯繁育中心技术负责人程学联告诉记者,“产业发展需要系统性、科学性、操作性相结合,只有实现育、产、加、销、储藏一体化,产业链条环环相扣,薯制品向高端发展,马铃薯产业才会做大做强。”

  发展马铃薯产业,种植是第一保障。讷河市依托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和资源禀赋,提出鼓励并扶持扩大马铃薯种植规模。政府将对种薯繁育、新技术应用、规模经营和机械化耕作等方面给予资金补贴。

  保证种植面积的同时,讷河市构建了由原种繁育单位、33家合作社、48个营销和贮藏大户为实体的马铃薯生产技术体系,初步形成了“加工与科研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经营、集约化种植的新模式。全市规模经营土地30万亩,年繁育原种20多万吨,总贮藏能力达到了36万吨,菜用型、保健型、加工型、南方专用型等20多个品种(系)得到试验示范和推广。

  树品牌,勇闯绿色食品市场

  李怀续,是讷河人尽皆知的马铃薯销售能人。“我组建的怀续马铃薯合作社,去年秋天收购3000多吨马铃薯,开春又循环了几千吨,收入200多万元。现在仓储不够用,准备再盖一个5000平方米的大窖。”李怀续说,讷河的土豆拿到市场上,所有的顾客都认可,个大、口感好,经销商都愿意买。如今,他的合作社已拥有固定大客户20余个,覆盖全国十几个省市,远销至福建、浙江等地。

  单一企业的产品受欢迎,也只是小打小闹,讷河要做的,是把品牌树起来。

  据了解,讷河市采取统一品牌、集团销售方式,新注册了地理标识和鲜薯商标,为实现集团化销售奠定品牌基础。目前,讷河市已经形成了“中国马铃薯之乡”、“讷河马铃薯”地理标识和“港进”“水晶”“薯乡雪”“鹤乡雪”“沃雪”等一大批知名品牌。

  此外,为了扩大马铃薯的销售基础和市场影响力,讷河市还组织购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多渠道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吸引了国内120多家客商到讷河采购马铃薯。讷河市开辟的铁路“土豆专列”,已发运4个马铃薯专列120个车皮。

  今年两会期间,讷河市在北京举行了农产品推介会,绿色马铃薯制品粉丝、粉皮及马铃薯全宴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家客商,大家品尝之后纷纷点赞。推介会现场,北京的一家公司就与当地企业签下了1500万元的订单。

  “我们组织合作社和农户进行订单式、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联合科研单位针对国家支持的重点、高附加值产品进行攻关,力争把讷河建成面向全国的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鲜食薯秋冬季持续供应基地、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和马铃薯营销集散中心。”讷河市委书记王平对发展马铃薯产业充满信心。

  当前,讷河马铃薯产业拉动经济效应正在显现。全市平均每年有2.5万农民从事马铃薯加工生产,马铃薯产业中介服务组织达48家,催生市内印刷、纸箱、编织等较大企业7家,通过马铃薯销售带动的大型运输车辆发展到2000余台,马铃薯加工后产生的粉渣带动养猪1.4万头。据初步估算,讷河市马铃薯产业每年可拉动市域经济增长9.1亿元。(袁 泉)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