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构建“绿长廊”:重庆好山好水好生态(图)

2016年04月11日 08:57   来源:人民日报   

  重庆市南川区木凉镇李家湾民居在晨雾中宛若仙境。瞿明斌摄(人民视觉)

  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长江沿线跨越全国十几个省份,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在当前大力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进程中,如何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如何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报今日起开设“长江构建‘绿长廊’”专栏,介绍长江沿途各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政策、项目和成果,向大家展示长江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画卷。

  本报重庆4月10日电 (记者王斌来、崔佳、蒋云龙、龚鸣)679公里,是母亲河长江在重庆的旅程。流经1个千万人口的主城,流经9个几十万到百万人口的区县,母亲河的水质却奇迹般地变更好了。

  “变更好了”,为了这四个字,重庆人坚持绿色发展,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五大环保行动,踏踏实实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累计完成生态环保投入近千亿元。

  碧水长流。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保持稳定,15个断面总体达到Ⅲ类水质,61个城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达标率100%。

  2000多万人每天生活产生的295万吨污水,不再直排长江,排水管通通从江边移到了59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重庆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1%。

  在重庆九龙坡区,有个彩云湖污水处理厂。进水口的污水,黑得发亮,散着异味。经过格栅集水井、曝气沉砂池、污泥浓缩池、人工湿地等多道工序后,再看出水口,是一道清澈见底的溪流。

  “这条溪,是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唯一水源,它造就了这湾彩云湖,引来了如织的游人,还招来了对水质要求极高的白鹭。”九龙坡区环保局副局长谢军说,“湖水还要经过桃花溪的流动净化后,才最终汇入长江。”

  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像彩云湖一样,重庆重点整治污染较重的28条次级河流、主城区56个湖库。污水处理设施正向所有乡镇、村落覆盖开来,如今黑臭水体、水源基本消除。

  小作坊、野电镀在严厉打击下逐渐销声匿迹,256家重污染企业关闭搬迁。2015年,重庆最后2家燃煤电厂关闭,主城九区不再有燃煤。三峡库区清理3000多个污染源,库区水产养殖全部被取缔,水环境安全得到保障。

  青山常在。近3年来,重庆人一棵一棵,种出1011万亩森林,森林覆盖率以年均1个百分点的速度稳定提升。截至2015年底,全市森林面积556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5%,是全国森林覆盖率的2.08倍。

  长江两岸,330多万亩荒坡变森林,重重叠叠几层绿。治理三峡库区消落带初见成效,筛选出一批耐淹植物——池杉等10余种乔木、中华蚊母等3种灌木、卡开芦等10种草本植物,探索出5种消落带植被修复构建模式。植物的根系交叉错杂,形成一张密密麻麻的网,顶住江水的日夜冲刷,固住了土地。

  近百万亩石漠化土地上,稚嫩的树苗顽强地活了下来。巫山县引导农户放弃传统的农耕作物,石漠化土地改种脆李等经济果树林。果树林的丰富根系,像一双巨手,抓住了土壤,控住了水土流失,还成了农户致富的宝贝。

  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石漠化治理、绿化长江……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正着力构建。

  蓝天常驻。“重庆蓝”,正在从新闻热词成为百姓的生活常态。2015年,重庆主城区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了292天, 比2013年增加86天。在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363天”成为了干部们的口头禅,也成了对外宣传的一大招牌。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到了人们的心坎上。重庆库区的干部群众从比GDP转变为比水清岸绿空气优。

  生态优先,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重庆人享受到绿色发展的甜头,幸福感一天天增多。获得感满满的“雾都人”已经懒得到社交媒体上晒“重庆蓝”了。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