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加速布局自贸区:全面支持实体经济

2016年04月12日 11:27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原标题:金融机构加速布局自贸区:全面支持实体经济 在转型中抢占先机)

  ◎ 自贸区的差别化定位和政策红利是吸引金融机构积极入驻的重要原因

  ◎ 自贸区业务与传统业务相比利润率较高,是商业银行打造新利润增长点的方向之一

  日前,平安银行正式落户天津自贸区,并计划在3年时间内,通过产业基金、本外币借款、股权投融资等多种渠道,在天津自贸区内投放1000亿元人民币。至此,平安银行在上海、天津、福建、广东四大自贸区均设立了分支机构。

  平安银行的布局是金融机构深化自贸区服务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入驻天津自贸区的各类金融机构已超过110家;福州自贸片区已引进金融及类金融机构超过200家;截至3月末,广东自贸区南沙、横琴片区共设立了5家法人机构、22家分行、25家中外资银行支行、1家外资银行代表处,自贸区内企业“走出去”金融环境进一步优化。

  找准定位 创新业务

  自贸区的差别化定位和政策红利是吸引金融机构积极入驻的重要原因。

  “与其他自贸区相比,天津自贸区更加突出区域特色,在融资租赁业务、高端制造业和航运业等方面优势明显,这给区内金融机构发展带来了机遇。”平安银行天津自贸区分行行长魏会生认为。

  针对不同自贸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业务创新方面也展现出不同特点。平安银行天津自贸区分行以对公业务为主,重点发力物联网、融资租赁业务、自贸区基础设施建设,并与京津冀政府引导基金等相互配合,支持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福建自贸区内的恒丰银行则重点围绕对台业务、海洋业务、跨境融资业务等,为实体经济提供全方位支持。

  “与传统业务相比,自贸区内银行更需要根据企业的个性化需求‘量体裁衣’。”魏会生认为,这要求金融机构在熟悉自贸区政策的基础上,找准政策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契合点。如,跨国企业在境外有各种投资需求,可能是“走出去”的工程投资,也可能是跨境兼并重组收购的投资,其跨境资金有避险、增信的需求,也有境外融资等需求。

  积极入驻自贸区之后,金融机构纷纷开始试水业务创新。广东银监局局长王占峰介绍,广东自贸区(不含深圳前海片区)挂牌一年来,辖内已有多家银行实现跨境人民币直贷、跨境人民币资金池、粤港澳多币种同城支付等创新业务落地。对台金融发展方面,建行福建省分行设立了国内首家总行级“海峡两岸跨境金融中心”,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积极发力两岸同业业务,为5家在大陆的台资银行开立了8个同业账户。截至2015年底,天津自贸区内110家金融机构共为跨国公司归集境内外汇资金48.8亿美元,实现境外放款2.8亿美元,为企业节省资金成本约1500万美元。

  转型契机 先行先试

  对企业来说,金融服务升级了,融资成本下降了,“走出去”更加便利。而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来说,深化在自贸区的布局,也是传统银行转型的重要契机。

  2015年上市银行年报显示,银行净利润增速明显放缓。而自贸区业务与传统业务相比利润率较高,被认为是商业银行打造新利润增长点的方向之一。不过,业内专家看来,自贸区业务要成为利润增长点还需要一个过程。因为新的政策需要一个磨合期,企业“走出去”及对政策的深入理解也需要一个过程。但金融机构都已经将自贸区布局视为业务结构转型与经营管理体系改革的平台。

  “自贸区是国家重大改革和制度创新的‘试验场’,也是商业银行深化创新转型的‘练兵场’。”中国银行总行贸金部负责人曾如此描述自贸区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在开放的大背景下,各金融机构深化布局,先行先试,力图在未来转型变革中抢占先机。

  “这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是转型的机遇,也是挑战。”魏会生认为,金融机构当前面临的最大难处在于人才短缺。与传统业务相比,自贸区业务对人才的要求更高,银行业在离岸业务、京津冀产业转移、有同业和投行经验等方面的人才极为稀缺。(经济日报记者 陈果静)

  (原标题:金融机构加速布局自贸区:全面支持实体经济 在转型中抢占先机)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