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常德安乡,本报记者赵登华(左一)在农民家中采访。本报记者 张 磊摄
本报记者许红洲(左一)、乔金亮(右二)、温宝臣(右一)在采访。本报记者 徐立京摄
生态优先是道长期考题
瞿长福
采访长江经济带,有两个情景让我久久难忘。
其一是在江苏太湖边的东山岛上,一位曾经的渔民告诉我们,这几年治理太湖很有效,太湖水变清了,鱼虾也比过去多了,不过湖底的水草变少了,老这样下去的话鱼虾就没东西吃了。说者无意,边上一位太湖水污染治理办公室的干部马上有了回应:你说的情况我们注意到了,下一步就要在综合治理上想办法,让湖底的水草适当恢复,还原太湖水生生态。
另一个是浙江人对治水的态度与力度。早在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提出来之前,浙江就启动了“五水共治”。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度与舍得投入敢于投入的力度,浙江的水生态环境这几年有了很大变化。
这两个情景,一直在我心头回荡,他们对水生态的重视已经成为一种自觉。就从上面这两件事来看,也有两种较普遍的说法:一是太湖治理和“五水共治”都是项目式的,项目完成了,生态保护的任务也就告一段落了;二是江苏、浙江都是经济发达省份,经济发展起来了,当然就有实力投入生态环保了。
这两种说法,无论从消极还是积极的角度来看,都各有道理,但我更愿意从积极的角度来理解。先说项目式生态环保。我们讲树立生态优先的理念,这个理念并不是抽象的,对大多数的人来说,它需要与具体的环境、具体的行动联系在一起。比如太湖治理,当太湖恢复了水清岸绿的美景,所有走近太湖的人都会直接感受到生态的美、环境的美,而所有依靠太湖生活的人更会感受到环境美好带给他们的各种好处与效益。久而久之,生态的理念、环保的理念就会逐渐在人们心中驻扎,并演化为一种自觉自发的行为。这就是说,生态项目既能推进生态治理,也能促进生态理念生根发芽,而生态理念的形成又促成了对环境生态的更好保护。
再从经济投入看生态环保。的确,生态环境治理保护需要投入,尤其是对环境破坏严重的地方甚至需要很大的投入,但过去我们常常把生态环境投入简单地、被动地看做是一件单纯投入、没有产出的负担,所以在实践中常常就演绎为“等有钱了再来搞环保”。正是这种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分割开来的观点与认识,造成了多年来我们先发展、后生态的误区,造成了对环境的很大破坏。其实,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完全可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共同前进、共同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案例许多地方都有。而且,从投入产出来看,生态环境投入同样是拉动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
这么看来,要让生态优先成为一种理念深入人心、成为自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任务还很艰巨的国家,生态优先将是一道长期考题。
身在长江头 想着长江尾
陆 敏
3月上旬,记者一行在长江上游的重庆、四川两省市多地采访,领略到长江的不凡风采和雄伟气概。与此同时,还深切感受到上游地区人民在加快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正日益重视对环境的保护,绿色发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绿色发展的理念源自长江两岸人民对这一江碧水的依恋和热爱。在重庆市云阳县,县委书记张学锋在长江边,俯身用矿泉水瓶装上一瓶江水并向记者展示:“你看,我们的江水多么清澈!”言语中透着深情和自豪。在四川宜宾市,当地的干部群众兴奋地告诉记者,最近几年,到宜宾三江口过冬的西伯利亚红嘴鸥越来越多,在辖区内还首次发现了野生大熊猫,“这些都说明宜宾正变得越来越宜居”。
绿色发展的理念还源自上游城市的责任和担当。上游城市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原则牢记心头。“如果保护不好库区水,对自己交代不过去,对子孙后代也交代不过去。”重庆市委常委、万州区委书记王显刚的话掷地有声。“如果是为了保护环境,而牺牲了一些发展的速度,我们认为这是值得的。”在泸州市的座谈会上,多位干部向记者如是说。泸州市是长江在四川省内流经的最后一个城市,“确保将合格的水交给下一站”已经成为泸州市多个部门的一致信念。
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还需要科学规划、多方保障和有力执行。在采访中,有专家建议,长江上游沿江城市应尽快实现雨污分流。另外,水环境治理资金投入量大,见效慢,需要拓宽渠道,广筹资金。有干部建议,财政应加大投入,提前增加预算;有干部建议,加快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推广应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还有干部呼吁,尽快推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还有人说,对于“母亲河”的保护,既要有末端治理,也要有源头防范,涉及许多部门,甚至是教育部门……
绿色是发展的底色。记者在采访中深切体会到,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各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动指南。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原则指导之下,上游城市正共同奏响着一曲保护长江的绿色发展之歌。
“两脚泥”与“三个转”
赵登华
3月中旬,我参加了“探访长江经济带”采访调研活动,行程跨湖南4市。回顾此行,点点滴滴清晰如昨,印象最深的是“两脚泥”和“三个转”。
“两脚泥”,说的是我们记者自己。
这次调研活动,辗转几个地方、采访若干个“点”,有时回到宾馆,我们几个都爱找一样东西——擦鞋布,因为经常会在紧张的行程中沾上“两脚泥”。比如,在岳阳的东洞庭湖畔,记者为调研湿地保护沾了“两脚泥”;在常德安乡的田埂上,记者为采访稻蛙“立体种养”沾了“两脚泥”;在益阳沅江的湖洲中,记者为考察芦笋产业沾了“两脚泥”……“两脚泥”带来的不仅有泥土的芳香,更有丰富的素材,以及贴近实际而来的理论升华。正是有了前期这一次次“两脚泥”的深入采访,后期才写出了有故事、有人物、有细节的深度报道。
“三个转”,说的是采访地湖南。
这次“扎”下去调研,让记者备感欣慰的是,湖南各地正在转观念、转思维、转方式,通过“三个转”因地制宜保护洞庭湖与长江。“转观念”,体现在重视生态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从领导干部到普通老百姓,都主动搞好生态环保,不是“让我做”,而是“我要做”。“转思维”,体现在灵活运用“快思维”与“慢思维”。事关“生态环保”的思维,该快的快了;涉及“投资开发”的思维,该慢的慢了。“转方式”,体现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探索走出一条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双赢”之路。“三个转”让绿色发展可期可盼,也带来诸多启示。对于一个地方来说,发展是不可回避的重任,生态环保同样也是。
体会赣皖的创新之美
乔金亮
接到江西和安徽长江经济带的采访任务时,很是激动。因为对长江经济带做深度调研的机会难得,也因为采访组的交流碰撞会让采访视角更广、思考更深入。
按照采访组的安排,在出发前就做了一些准备工作,涉及长江经济带的规划、两省沿江城市的情况,尤其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的要求。采访组一行沿江而下,紧张的采访让人难忘。每到一地,先抓紧时间与发改委、经信委等相关同志座谈,找出特点、亮点,再走访一线的企业、乡村,必要时分兵多路同时进行。
要做好报道必须把握好每个省份的特点。认识在采访中愈加清晰。绿色生态是江西的最大财富,这不是“经济欠发达”留下的幸运产物,而是自觉选择“生态先行”的成果积淀,“生态立省”的思路应是重点。调、转、促是安徽当前的重要行动,面对产业结构多是重工业唱主角的沿江地区,安徽提出,“生态优先不是不要发展,关键是发展什么、如何发展”,绿色发展为调、转、促注入的新内涵应是重点。
10多天的时间里,总行程上千公里,除了赶路便是采访,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跟采访对象沟通成为常态。埃夫特智能机器人是芜湖机器人产业的龙头企业。现场采访完车间后,已是晚饭时分。但记者遇到了闻讯而来的机器人上下游配套企业负责人。这一聊就近两个小时,尽管饿着肚子,但无论是采访者还是被访者都很兴奋。这帮我们得出了一个重要判断——芜湖机器人产业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产业链完整。
上海的变与不变
顾 阳
老实说,对于上海这座城市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来过上海很多次,或工作,或旅游,还有不少亲朋好友生活在这里;说陌生,是因为这座城市的变化,时常会让你感到很意外——除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外,原来上海还有这么多的绿。
上海变得更绿了。要知道,上海是世界上开发强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接近一半的国土空间都已被开发,要想把寸土寸金的城市土地让位于绿化,这是何等之难!然而,上海做到了,稍加留意就可发现,无论是高架桥下还是马路两侧,大凡可以种树绿化的地方,基本上都是一片郁郁葱葱。有统计为证:近年来上海已建成的公园有158座,环城林带26平方公里,人均绿地面积已从过去的“一双鞋”“一张报”大小,扩大到了如今的“一张床”“一间房”。难怪很多老上海人都啧啧称赞:“绿意围城”又回来了!
上海变得更亮了。外滩,百余年来一直被作为是上海的象征之一。事实上,除外滩之外,大部分的黄浦江岸线长期被厂房仓库、装卸码头、造船基地等占据着,不仅资源利用率低下,还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退化。从2002年开始,上海启动了黄浦江两岸地区综合开发,通过10多年的产业优化和调整,一个集公共空间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高端现代服务集聚区已在浦江两岸雏形初现。既是市民的公共空间,也是城市的亮丽风景线,几代上海人“还江于民”的愿望正在成为现实。
上海变得更生态了。之所以选用“生态”一词来概括上海这个变化,不仅仅是因为当地自然环境的改观,更是有感于上海对于生态发展理念的认知与实践。在吴淞口古炮台,我们感受到了从“钢渣堆场”向湿地森林公园蜕变的顽强力量;在顾村公园的漫天樱花中,我们体会到了荒郊野地向上海最大郊野公园重生的勃勃生机。这些成功案例的背后,正是上海各级干部群众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懈探索与实践,更是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一次生动诠释。
上海在变,但对于绿色发展的追求一直未变。6年前,上海世博会提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如果说当时还停留在理念与示范层面的话,今天的上海已经让很多“美好”成为了现实,未来的上海还将创造更多的“美好”。
一江碧水向东去,延续着变与不变的永恒主题。上海是个有故事的城市,而绿色是它的底色。我们相信,未来,上海将续写出更多的精彩。
后发赶超“绿为贵”
熊 丽
连续5年经济增速排名前三、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实验区、西部省份中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在全国率先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记者在贵州采访时,关于贵州的既有印象一次次被刷新颠覆。
贵州有着独特的省情:地处长江、珠江上游,有69个县属于长江防护林保护区范围,是长江上游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危,对于实现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举足轻重。贵州的发展既存在着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工程性缺水严重和生态环境脆弱等瓶颈制约,又拥有区位条件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富集、生物多样性良好、文化旅游开发潜力大等优势。要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同步全面小康,贵州必须加快发展,完成好“赶”与“转”的双重任务。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指出,希望贵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在发展路径的选择上,贵州的思路是明确的,那就是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贵州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打造了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贵州样本”。同时,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千方百计做强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三块长板”,全力以赴补齐脱贫攻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事业“三块短板”,百姓富、生态美的道路越走越宽。
从贵州这几年的发展实践可以看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经济欠发达地区只要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就可以把后发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多彩贵州,绿色是最鲜亮的底色,也是最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