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5月4日上午9点多,家住沈阳市和平区的秦晓玲(化名)拿起手机,翻出通讯录里一个标注为“回购”的手机号码,拨了过去。她和电话那端简单地聊了几句就挂断了,然后自言自语地说,“还行,涨回来一些,继续等吧。”
秦晓玲是在各类媒体报道中被称作“抢金大妈”的群体成员之一,虽然她实际上并不是大妈的年龄。
今年春节过后,黄金市场毫无先兆地再次发动,目前来到1300美元/盎司附近。“大妈”群体,即《华尔街日报》专门创造的“dama”,再次回归公众视野……
发癫的金价
秦晓玲从衣帽间的柜子里取出一个铁皮盒,打开铁皮盒拿出一个红色绒布小袋,解开系绳,一根小小的金条露了出来。“这是100克的投资金条,家里就这一根,时不时拿出来看看。还有存在银行里的。”红色绒布小袋的金色边角已经被磨得很旧了,100克金条看起来很小,但掂在手里沉甸甸的。
秦晓玲今年41岁,有一份时间弹性的工作,收入还算稳定。
她的“dama”经历始于2011年初。“那年我记得比较清楚,因为是我本命年。”秦晓玲说,1月底,她开完当月工资和年终奖后,就想这笔钱该咋花。因为金价涨得快,那时特别流行买黄金,秦晓玲琢磨着要不要买个金手镯戴,还图个本命年的吉利。
一本叫《货币战争》的书改变了她买金手镯的想法。“我一个朋友看完说,这本书写的特别有道理,黄金肯定还要涨。我当时受了一些影响,就觉得应该买投资金条。”
当年春节前,秦晓玲买了一根100克的投资金条,也就是她时常拿出来摆弄的这根,每克价格是315元。“这一下子就花了3万多。但你应该知道吧,大概半年后,国内金价就冲到了400元,我买的这根投资金条,当时的售价最高时是接近420元。我当时出手的话,回购的价格是400元。”秦晓玲说到涨价这一幕时,显得有点儿兴奋。
彼时,国内黄金价格与国际金价同步上冲。2011年9月30日,纽约COMEX黄金来到历史最高点,1923.20美元/盎司,当月,上海金交所金价最高来到395.3元/克。
然而,不论是2000美元/盎司,还是400元/克,“临门这一脚”停下了。
随后,金价开启“震荡”模式,2012年下半年,在1800美元上下巨幅调整。10月,秦晓玲在参考了一些机构观点后,认为当年金价会冲破2000美元,于是以352.3元的价格继续买入投资金条。没想到的是,转过年来也就是2013年的夏天,之前买入的100克金条跌到了成本价,而新买入的金条每克赔了50多元。
“最开始肯定受不了啊,这几年金价一直像发癫了一样。最低点的时候,回购价只有220元/克,加一块儿赔了四五万块钱。”秦晓玲说,现在她的心态还比较好,一方面是金价今年初以来有回升,另一方面是想,“实在不行还能给儿媳妇留着”。
被放大的标签?
“那些热情却冲动、精力充沛又经常盲从、擅长利益计算但缺乏能力眼光的群体”,当记者把“dama”这个单词的意思解释给秦晓玲后,她并不完全认同,“每个人的个体情况不同,这么说太刻薄了。”
确实,个体的情况不尽相同。
在沈城一家合资金融机构工作的苗慧也不赞同媒体上各种对女性黄金投资者的描述。“有过度标签化的嫌疑。已经脱离了黄金投资的本身,而变味儿到炒作‘大妈’的概念了。”苗慧是一位自认为相对理性的投资者,她从三四年前开始定期定额投资黄金,在银行开立账户后,每个月银行固定从账户上扣钱买一定克数的黄金,可以提取实物的,也可以一直存在银行的账户上。“不要一提买黄金,就用‘抢’‘炒’‘大妈’这种字眼,我觉得这就是一种资产配置方式。当然,只要是投资,就赔有赚。”苗慧说。
但也要承认的是,不是所有投资者都像上述两位那样理性。去年2月23日,国际金价处于阶段性反弹态势,10天里每克上涨了30元。沈阳中街一家品牌金店里,一位女性一次性购买了1000克金条,花费将近30万元。同时,数据显示,过去几年中只要是金价大幅反弹的月份,沈阳社会商品零售额中的金银类商品销售额都会在阶段性的高位。
撇开外界评价和投资者的个体情况不说,单从黄金价格的方向上看,大量购买黄金是否可行?黄金又是否能保值增值呢?
“长期价格走势很难判断,短期,也就是5月份和6月份的走势要看美元的脸色,如果6月份美联储不加息,到1500美元/盎司也不是没有可能。”永安期货沈阳营业部贵金属分析师柴玮说。但这并不代表他认为投资者可以在短期内大量买入黄金,黄金保值增值的货币属性又显露了出来。相反,多位金融专业人士较一致的观点是,黄金的货币属性正在逐渐减弱,如果价格上涨,是因为其的商品属性和避险功能。从家庭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金额控制在全部可投资资产的5%-10%即可。
为什么不是“大叔”?
这几天,除了黄金“战场”,“大妈”一词又出现在期货新闻里。有消息称,因期货价格最近疯涨,“大妈”进场“捞钱”。虽然记者走访的沈阳期货营业部没有出现类似情况,但想问的是,为什么频频出现在新闻里的是“大妈”而不是“大叔”?
“这应该与女性投资者比较感性,相对容易盲从,且在一部分家庭里掌握着财权有一定关系。同时,购买黄金有一定的传统,黄金也是各项投资领域中能看到实物,且投资规则简单的一类。”工商银行高级理财经理陈铁钢认为。
理财专家的观点与一项调查结果互相佐证。不久前,汇丰人寿对来自17个国家的投资者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3%的内地女性受访者表示她们是家庭财务的决策者,远高出男性受访者。而在全球其他国家,则是更多的男性受访者表示他们是家庭财务的决策者。与此同时,内地仅有1%的女性了解专业的财务规划知识,专业程度在受访国家中排位最低。在投资过程中,女性因专业性受限,更容易盲目听从或跟随他人,缺少自己的独立判断。
专家表示,正是因为女性在家庭财务上的主导地位更明显,学习专业的投资知识才显得更为重要。
“dama”挤进英文词汇
2008年10月末,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黄金价格从680美元/盎司开始发力。次年,不少国内消费者开始抢购黄金,尤其以女性为甚,“大妈”一词走红。
2011年9月,国际金价冲击2000美元/盎司失利后见顶,随即一路下探。2013年年中,金价跌至阶段性底部,“大妈”再次集体冲进市场“扫货”,当年8月的《华尔街日报》甚至还专门创造了“dama”这个用汉语拼音得来的单词,“dama”戏剧性地挤进了由英语把持的秩序森然的金融词汇队伍。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 刘洋
马凌图表 李浩摄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