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第二批自贸区挂牌后,全国便出现了一股申建自贸区的热潮。近日,第三批自贸区出现新动向。重庆,四川、湖北、河南、广西、辽宁的官员均参加了此次的自贸区培训班。有消息称,若不出意外,第三批自贸区有望在上述六地中产生。
据悉,在推进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交流会上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汤宗伟透露,重庆市政府、两江新区谋划自贸区已有三年,自贸区基础方案已获相关部委初步审定;河南省政府网公开消息显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草案)》已起草完毕,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申报的全部工作;广西将中国(北部湾)自由贸易试验区写入其“十三五”规划和其2016年工作任务中,自贸区现已进入最后审批阶段;在年初的湖北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湖北省省长王国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6年将积极申报中国(湖北)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长唐良智在四川省代表团第四次全团会上表示,建议把成都纳入国家第三批自贸区,打造具有“一带一路”特色的国际合作试验区;全国人大代表、大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里景瑞表示,大连已具备申办自贸区的成熟基础和条件,建议国务院批准设立大连自由贸易试验区,使大连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更大进展,并通过改革进一步释放发展活力,带动和辐射东北地区新一轮振兴。
加入自贸区,似乎已成为各省发展所必须的。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研究员赵萍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各省积极要求加入自贸区主要是因为自贸区本身的体制机制在扩大方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当地结合优势产业进一步扩大开放后,可能会给当地带来发展新机遇,从而有利拉动本地经济的增长。在招商引资方面具有吸引力,对于当地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商、资金源到本地来,这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提升优化都非常有好处。除此之外,四方面的创新,也是吸引各省加入自贸区的原因。
赵萍表示,对外开放政策在自贸区的政策力度较强,因此各省必须结合当地的优势施行,并且要与对外开放政策紧密结合,才能探索出适合本地发展的新模式。最终实现加入自贸区的意义。
据了解,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将重点突出两方面任务,即与“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更加紧密对接,使自贸试验区成为“一带一路”在国内的重要抓手;探索内陆地区发展的新路径,引领内陆开放新高潮。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白明认为,自贸区第一批是点,第二批在沿海一线,若有第三批自贸区应扩大成网状分布,并应考虑与国家的“一带一路”、向西开放、东北振兴、长江经济带等战略的相结合。
在商务部研究院前院长霍建国看来,实践证明,上海自贸区的试验和第二批的扩围带来了积极效果。加快推动自贸区试验范围的扩大,将有利于促进形成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有利于激活中国经济的增长动能。记者 赵琳琳
(责任编辑: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