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山之南、黔中腹地,在舞活省会龙头、引领全省发展的道路上,贵阳探索已久、成果颇丰。
大数据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中国数谷”建设加快,位居2015年中国新兴城市排名首位,数博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蜚声国内外……尽管欠发达、欠开发,但贵阳却在大数据领域屡开先河、屡创佳绩,让世人看到贵州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希望,提振了全省上下创新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承担起“走前列、作表率、做贡献”的历史使命。
进入“十三五”,彻底撕掉贵州“贫穷落后”的标签,省会城市责无旁贷;迈向新阶段,引领带动开放奋进的贵州加速崛起,“火车头”“发动机”责无旁贷……贵阳将以习近平总书记“4·19”重要讲话为遵循,努力抓好大数据、办好数博会,以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的硕果,在黔中大地写就精彩篇章。
惠及民生“高”一格
习近平总书记在“4·19”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更多困难群众用上互联网,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
前进的方向已经明确,贵阳吹响“高一格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的冲锋号,以大数据引领精准扶贫,在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贵州的小康;没有贵州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
全国扶贫主战场的贵州答卷,全国人民拭目以待,省会贵阳率先作答。
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贵阳底气十足。
这底气,源于都市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到2015年,贵阳建成29个现代高效农业(扶贫)示范园区,涵盖生态蔬菜、精品水果、茶叶、肉鸡养殖、奶产品产加销一体、休闲观光农业等领域;建成高标准基地90.3万亩,农村电商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站100余个,区域特色增收支柱产业体系初步构成,农村基本实现一户一个增收项目;一产增加值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29.9亿元。
这底气,源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贵阳大力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和优美环境“六到农家”工程,全市农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和客车,农户基本喝上安全水,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农村危房基本消除;大力实施“民生保障体系”建设,基本实现村村建立文化室、卫生室和文化广场,通讯、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基本全覆盖。
这底气,源于内生发展动力明显增强。贵阳大力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雁归兴筑·电商能人培训”,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
这底气,源于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升。2015年,贵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918元。
截至2015年底,贵阳38.3万贫困人口、432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在全省率先实现“整市脱贫”、率先消除绝对贫困,10个区(市、县)均通过省级全面小康达标验收。
“成绩单”令人欣喜,但“火车头”“发动机”决战的状态和冲刺的步伐没有停歇。
围绕脱贫标准水平高一格、社会保障水平高一格、经济发展水平高一格、美丽乡村建设水平高一格、基层组织建设水平高一格,贵阳以大扶贫战略统领“三农”工作,以大数据推动大扶贫精准发力,将工作重心由消除绝对贫困向全面提高农村低收入困难群体收入和生活保障水平转变,全面推动都市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夯实农村基础设施、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健全社会保障兜底体系,实现“六个确保”。
农业园区内,农民变技工,打工又分红;美丽乡村中,生活污水智能处理,村民过上城市生活;环湖村寨走出绿色扶贫之路,保湖又富民……一个个扶贫项目、一处处美丽乡村、一个个农村电商,数据决策、数据管理、数据考核的大数据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正在形成,带动贵阳实现高一格脱贫,推动贵州实现全面小康。
开放合作“大”格局
随着交通“天亮了”、优势“凸显了”、大数据“发声了”,作为贵州的“窗口”和“形象”,一个新兴、充满活力的省会城市逐渐备受关注、阔步向前。
京筑两地创新驱动、区域协同发展,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在科技、经贸、教育、医疗等领域开展实质合作……贵阳融入全国大格局的步伐越来越快。
与班加罗尔结成“姐妹城市”、《中瑞自由贸易协定》贵阳示范园搭建、与韩国首尔衿川区签署友好合作备忘录……贵阳对话世界、沟通全球的渠道越来越多。
成功举办数博会、世界众筹大会、电商峰会……贵阳以拥抱全球的态度捕捉机遇。
贵漂、创客、痛客……贵阳用宽广的胸怀赢得主动。
在对外开放合作大格局初步形成的同时,一个依托黔中、辐射全省的大数据产业联动发展大格局加快形成。
2014年3月27日,贵阳市与黔南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共建双龙航空港经济区;
2014年9月17日,贵阳市与毕节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进机遇共享、资源共享、市场共享、人才共享;
2014年9月18日,贵阳市与六盘水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携手实施开放创新战略、奋力开启两地合作新征程;
2014年9月21日,贵阳市与贵安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协力打造黔中经济区发展“双核”;
2014年10月22日,贵阳市与遵义市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携手共促黔中经济区加快发展;
2014年12月9日,贵阳市与铜仁市签署深化友好合作协议,就开展多领域深层次大力度合作,携手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达成共识;
2014年12月,贵阳市与安顺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5年8月5日,两地签署美丽乡村建设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深化合作领域、推进务实合作;
2015年3月13日,贵阳市与黔西南州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携手推动两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2015年10月27日,贵阳市和黔东南州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深化电商等领域合作。
从默默无闻的西南边陲,到响亮发声的“中国数谷”;从曾经的贫穷落后,到如今的潜力迸发,贵阳再次踏上以开放谋跨越、以合作促共赢的新征程。
(下转2版)
(上接1版)
高新区、经开区加速发展,贵阳综保区封关运行,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建设进展顺利。“十三五”时期,贵阳将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为统领,突出抓好“四轮驱动”,更好发挥在全省“1+7”开放创新格局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快建成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创新发展“上”台阶
“从社会发展史看,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提到的这场以创新为灵魂的革命,正是贵州努力实现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新路径、新战略。
作为省会城市,贵阳有着强烈的“首位”意识,要跳出贵阳、站在全省的高度来思考、布局自身发展。
进入经济新常态,贵阳人民戮力同心、携手前行,决心凭借京筑创新驱动区域合作的东风,以大数据为突破口,逐步形成适应贵阳实际的区域创新体系,以大数据引领带动全面创新。
选择发展大数据产业,贵阳眼光准、步子稳、成果大。
短短两年时间,贵阳大数据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块数据”城市加快建设,获批创建国家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国家大数据综合创新试验区、贵阳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建成全国首个大数据交易所等引领性平台。
2015年,全市大数据及关联产业规模总量达到916亿元,同比增长38%以上,占全省比重约45%。微软、谷歌、戴尔等龙头企业落地,贵阳朗玛、货车帮、东方世纪等一批本土企业加速成长,全市大数据及关联企业新增1300余家,总数已达5000余家。贵阳正逐步成为“互联网+”时代创业和投资的首选地。
更为可喜的是,贵阳的创新发展全面开花——
以现代制造业为龙头的现代工业加快发展,富士康液晶面板、吉利整车制造等一批对贵阳工业具有历史性影响的项目落地建设;
以金融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强劲,贵州金融城基本建成,大数据金融、众筹金融、移动金融等新业态不断涌现,会展业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以山地为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快速发展,菜、果、茶、药、畜、禽、蛋、奶八大优势主导产业提质增效,农村电商蓬勃发展;
……
立足贵州,贵阳不仅通过大数据实现“从零到一”的“破茧”,也必将发挥在大数据上的引领作用,带领兄弟市(州)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新跨越。
“高”决定了态度,“大”决定了格局,“上”决定了成败。
在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的交响中,贵阳呼唤创新、拥抱创新,贵阳成就梦想、成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