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何以跻身长三角城市群 定位Ⅱ型大城市共建世界级城市群

2016年06月07日 10:06   来源:扬子晚报   

  (原标题:盐城何以跻身长三角城市群 定位Ⅱ型大城市共建世界级城市群)

  新华报业网讯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盐城处于“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是江苏土地面积最大、海岸线最长的地级市,空间广阔、资源富集、环境优美、交通便捷,拥有对内对外的开放优势、接轨上海的区位优势、配套完善的平台优势、特色鲜明的产业优势、绿色生态的宜居优势,发展潜能不断释放,正展现出极大的张力与活力。

  近年来,盐城抓住用好“一带一路”、江苏沿海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机遇,全面扩大开放合作,在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大背景下,经济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经济年均增速达到11%以上,GDP、财政收入跃居全国地级市第17位和11位,清洁能源、汽车及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大数据、智能终端、海洋经济等一批新产业经济拔地而起。今年以来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6%、增幅江苏第二,1至4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7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江苏前三。

  “哪些城市被纳入长三角城市群是由地理区域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建设情况等多重因素决定的。”中科院南京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陈雯参与了《规划》编制。她表示,盐城与上海有着长期良好的合作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渊源关系,同时盐城处于国家沿海发展轴的主通道上,这两个叠加比较优势是盐城能入围《规划》重要原因。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徐逢贤认为,近年来,盐城发展速度很快,发展潜力也很大,与上海关系密切、互补性强,完全具备“入群”资格。另外,通过盐城可以向北与沿东陇海线经济带相连接,再向北可以与京津冀地区相连接,以盐城为重点城市辐射带动苏北其他城市,具有战略意义。

  盐城跻身长三角城市群的决定因素

  ●海港空港,两个一类开放口岸

  ●港口腹地,适宜布局现代大工业

  ●中韩合作,对外开放新高地

  ●高铁枢纽,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

  ●生态湿地,两个国家自然保护区

  在苏北城市中最早加入长三角

  盐城与上海人缘相亲、地缘相近,历来重视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工作。从2004年起,盐城就在苏北率先成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观察员。2010年,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次市长联席会议上,盐城正式成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会员城市。近年来,盐城主动接受上海辐射和带动,向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先进城市学习,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与长三角区域内城市一体化发展不断走向深入。

  与上海等地合作共建园区16家

  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一员,盐城是与区域伙伴合作最为密切的城市之一,与上海、苏州、常州等地合作共建园区达16家。《规划》提到,从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出发,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协同发展格局。近年来,盐城大力实施融接上海战略举措,沪盐高层互动往来密切频繁,承接产业转移成效显著,盐城三分之一规模工业企业与上海企业有合作关系,在盐城投资上海企业近500家,总投资达1600亿元,沪盐合作共建园区市域全覆盖,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独树一帜。

  全面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

  盐城是苏北五市中离上海最近的城市,也是长三角城市群中五大运输方式最齐全的城市之一。《规划》提出,构筑以轨道交通为主的综合交通网络,规划建设沪通跨江通道等高速铁路。近年来,盐城深入推动与上海的交通衔接,同时打造融入上海的空中航线“一日商务圈”和地面高铁“一小时经济圈”。往北京、西安、南京、上海、杭州五个方向的高速铁路和青岛方向的快速铁路都在盐城交汇或始发,盐城将成为中国东部铁路网的重要枢纽城市,对发展资源要素的吸附能力和集聚能力跃上更高层次,将彻底改变盐城的经济地理版图。随着全面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盐城将与上海产生同城效应,有力推动盐城加快产业创新和城市转型。

  拥有长三角最大后备土地资源

  盐城位于上海北向沿海发展带上,是长三角区域范围内后备土地资源最为丰富的城市,拥有320平方公里可直接用于工业开发的国有建设用地,为现代工业项目的落户提供了现实条件,并且每年向大海淤长3万亩滩涂。《规划》提出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优化提升核心地区,培育发展潜力地区,促进国土集约高效开发。盐城在主体功能区重点开发区域、经济联系、产业基础、交通通达性等方面具备优势,盐城纳入长三角城市群,能够充分发挥盐城腹地空间广阔优势,打通沿海发展带北向通道,深化与沿江城市群的合作,承接沿江制造业布局调整向沿海的战略性产业转移,辐射带动苏北地区经济全面发展。

  生态绿肺上海“后花园”

  盐城拥有太平洋西海岸面积最大、原始生态保持最完好的海岸型湿地,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长三角区域独一无二的绿肺。《规划》中特别强调,要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突出重要位置,为长三角率先发展提供新支撑。盐城拥有3680平方公里湿地保护区和496万亩林地,兼具湿地、海洋、森林等生态系统,稳步推进珍禽、麋鹿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快速兴建五个沿海万亩林场,黄海森林公园建成国家森林公园,空气质量江苏最优、全国前列。同时,生态旅游资源得到开发,盐城是上海重要度假休闲的“后花园”。盐城师范学院城市与规划学院院长陈洪全教授表示,盐城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可以为长三角城市群生态服务功能提升带来更大空间,有利于推动上海非核心功能和区域中心城市功能疏解。

  长三角唯一中韩产业园合作城市

  盐城是长三角城市群唯一的中韩产业园合作城市,中韩盐城产业园区是长三角加强对韩合作、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平台。《规划》强调,要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并加快推广可复制经验。中韩盐城产业园区作为落实中韩自贸协定的重要载体,积极建设高标准开放平台,已落户现代起亚、摩比斯、新韩银行等近千家韩资企业。以部省市合作共建的江苏大数据产业园为依托,盐城建成江苏沿海首家千兆光网城市,直连上海的网络通道出口带宽达到2T以上。高速、稳定、便捷、覆盖城乡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让盐城与长三角城市群各个成员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政府管理、公共服务和社会创新全方位进步。

  盐城入围哪些前景值得期待

  《规划》提出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健全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推动生态共建环境共治、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等重大举措,为盐城充分发挥独特区位、资源禀赋等优势,加快集聚创新要素,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开放融合发展、绿色转型发展、协调共享发展,以更加主动姿态参与长三角分工合作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南京大学教授、江苏沿海开发研究院首席专家钱志新认为,纳入长三角城市群,更加凸显了盐城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扩大了长三角基础设施规模,增强了长三角的实力与活力。对盐城来说,关键还是要在创新上下功夫,更好地融入到长三角发展当中,促进人才、科技、资金等要素加速集聚。“这对盐城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特别安徽部分城市纳入其中,为盐城向西开拓,发挥淮河流域唯一出海通道作用提供了重要契机。”陈洪全教授说,过去盐城是沿海中心城市,现在是要瞄准世界级城市群这样的高度迈进。

  沿海发展

  《规划》提出要强化沿海发展带聚合发展,盐城将加快港口群建设步伐,打造以现代临港工业和蓝色海洋经济为主体的产业创新高地,增强区域辐射力和影响力,在巩固直接腹地的同时,不断扩大苏中、苏北乃至淮河流域的间接腹地,打造淮河流域出海门户城市,加快实现沿海中部崛起。

  基础设施

  《规划》提出要构筑以轨道交通为主的综合交通网络,盐城将加快构建由高铁、高速、空港等构成的区域对外大通道,完善城际综合交通网络,提升综合交通枢纽辐射能力。《规划》提出要提高能源保障水平,盐城将积极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大力发展陆上、浅近海风电和光伏发电,打造“海上三峡”,建设长三角能源基地。

  对外开放

  《规划》提出要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提升对外开放层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建设高标准开放平台,这为中韩盐城产业园区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盐城正按照中韩两国政府商定的建设全方位创新创业园区要求,加快建设中国沿海汽车城、韩资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等“十大功能平台”,重点发展“十大合作产业”,打造中韩产业合作示范区和江苏乃至全国对韩开放的重要窗口。

  一体化发展

  《规划》提出要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在政府职能转变、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推进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机制。盐城将加快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公共服务统筹协调、生态环境联防共治、社会事业合作共赢,全方位深度融入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产业合作

  《规划》要求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强化主导产业链关键领域创新,依托优势创新链培育新兴产业。加入长三角城市群后,盐城既可以承接上海、苏南等地先进产业转移,也有利于加快培育本地新产业新业态。盐城正重点打造汽车全产业链,朝着汽车整车、零部件及服务业“三个千亿”目标迈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节能环保、大数据、高端装备、海洋经济等新兴产业。

  生态保护

  《规划》提出推动生态共建环境共治,共守生态安全格局。这既对盐城生态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也为扩大盐城绿色生态品牌影响力带来重大机遇。盐城将积极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推动重点开发区域加快集聚人口和产业、推动限制开发区域与资源要素禀赋匹配发展、推动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快生态保护与修复,着力创塑绿色品牌、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家园,努力建成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宜居宜业城市。(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