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共同签署《京津冀养老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力争在五年内破解跨区域养老福利和服务方面的身份、户籍壁垒。也就是说,京津冀三地老人在本地享受的养老福利待遇,将不会因为到其他两地养老而改变,老人异地看病也将不再受医保“限制”。
目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在本市,大约5个户籍人口当中就有1个是老人。让老人有个幸福的晚年,不仅是子女们的家事,也是政府部门的责任。京津冀三地“牵手”,打通与养老相关的医疗、低保、救助以及相关福利政策的衔接渠道,让老人异地养老无障碍,无疑是一种创新探索。
其实,养老服务创新的空间很大,近年来,本市也在不断探索养老新路子。比如,成立休闲养老服务中心,在部分省市建立养老基地,推出候鸟式养老,老人可以根据喜好和季节变化选择养老基地。再比如,开展智能养老服务,老人在家可以通过电脑、电视、手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涵盖生活所需的上门服务;老人在家若发生意外,身上的监护器会迅速“报警”给医院和子女;失能老人一旦走失,监护人可以通过老人佩戴的“防走失”手环查找到老人的行动踪迹。这些创新,不仅可以提高养老服务水平,还可以给老人一个安全健康的晚年生活。
养老是一道绕不开的“必答题”,如何更好地“解题”,关键在于创新。根据老人实际需求, 多想一些点子,打破原先只满足于“吃喝拉撒睡”的服务模式,瞄准更高的生活及精神层面,提供高品质的养老服务,受益的不仅是老人,也是我们每个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老的那一天。
(责任编辑:秦宇雯)